重慶繤江墻體廣告 “感謝學校,如果沒有這些幫助,我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放棄求學外出打工了?!苯?,綦江中學高2016級27班學生王冬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王冬梅是東溪鎮(zhèn)結龍村人。一座用簡易的泥土、瓦片蓋起來的小房子,就是她的家。因為居住地交通極不方便,通常要走兩個小時的泥路才能乘到通往學校的車。
王冬梅的爺爺今年80歲了。體弱多病的他沒有任何勞動力,反而常年需要服用大量藥物來維持生命。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農(nóng)民,種地的收入除了給爺爺買藥,都難以維持全家的生活,更別說給我和弟弟交高中的學費了。”王冬梅告訴記者,姐姐曾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早早放棄了求學之路,難道自己要跟姐姐一樣嗎?
“我當時覺得好不甘心,我在教育方式較落后的學校讀完小學初中,費了好大勁兒才考上綦江中學,難道我就真的走不出這個山溝溝了嗎?”王冬梅說。
就在幾近絕望的關頭,綦江中學了解到了王冬梅的情況,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決定給予她每期1000元的高中貧困學生家庭資助。目前,王冬梅已得到2500元資助金?!皩W校的幫助,滿足了我對讀書的渴望,對校園生活的向往;我沒有失掉學習的機會,反而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生活的充實。我的希望都是綦江中學給的。”王冬梅感慨道。
現(xiàn)在,王冬梅已經(jīng)步入高三。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學校。
“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感謝,那就用成績來說話吧。努力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成為有用的人,好像只有這樣才不枉費學校的付出。”王冬梅說。
王冬梅告訴記者,她會牢記學校對自己的關愛,長大成人后把愛傳遞下去,多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也給他們一個逐夢的機會。
“我相信自己,也相信未來,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王冬梅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