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 在浙江省檔案館收藏的抗日戰(zhàn)役老相片中,有好幾張是對于杭州錢塘江大橋的。這些相片,包含大橋被摧毀現(xiàn)場以及日軍在大橋邊集結(jié)、巡查等場景。能夠說,錢塘江大橋見證了杭州抗戰(zhàn)史上的很多剎那間。
如今,這座近80歲“高齡”的由中國人自行設(shè)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仍然發(fā)揮著交通要道的效果,而且變成了一個旅游景點,吸引著來自各地的游客。
錢塘江大橋,是抗戰(zhàn)前史的見證
初夏的錢塘江,安靜安祥,錢塘江大橋就靜靜地橫臥在江面上,不時有船舶從橋洞穿過。
大橋最上層的公路橋,車流不斷,兩旁的人行道上,則有不少游人在停步、攝影。公路橋基層是鐵路橋,也不時有火車經(jīng)過。
“只需不下雨,我每天都要在橋上走個來回,已經(jīng)堅持20年了?!闭跇蛏霞阶叩暮贾菔忻駨埾壬鷮τ浾哒f。
見一旁有游客在攝影,張先生主動跑了上去,給他們解說起大橋的前史。
“可別小瞧這座橋,它這‘一輩子’的經(jīng)歷可崎嶇了,特別是在1937年抗戰(zhàn)期間,這座橋才剛剛造好兩個月,就被炸了。”張先生對游客們說著。
橋下,江濤聲不斷,它們和大橋一同,見證了那段硝煙彌漫的前史……
一張張老相片,留下戰(zhàn)役印記
張先生所說到的那段前史,是從父輩那兒聽到的;后來,他又閱讀了很多有關(guān)的材料,對錢塘江大橋的前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江流涌動了70多年,如今的錢塘江里,或許還沉積著當(dāng)年的一些痕跡。一些喜愛在江里游水的市民,還能偶然撿到疑似抗戰(zhàn)時期留傳的勛章、帽徽、子彈殼。
在浙江省檔案館收藏的抗戰(zhàn)老相片中,記者找到了好幾張有關(guān)錢塘江大橋的相片:1937年12月23日,國民黨軍政當(dāng)局為阻止日軍利用錢塘江大橋南侵,將竣工通車僅兩個月的錢塘江大橋摧毀;日軍在錢塘江大橋邊集結(jié)、巡查……
從這些相片上能夠看到,大橋的主體構(gòu)造和如今類似,僅僅周邊的環(huán)境更顯荒涼,無論是在橋面上還是在周邊,除了日本侵犯者,看不到更多的人影。
相片里,摧毀后的錢塘江大橋成了一座斷橋,行人、車輛無法從橋上經(jīng)過。而這座斷橋的背面,是中國人民反抗侵犯的痛苦與不屈。
為阻敵軍,通車才89天的大橋被炸
1937年8月14日,日本飛機初次空襲南京、上海和錢塘江大橋。掌管建筑錢塘江大橋的茅以升在《錢塘江建橋回想》中記下了其時初次遭襲的狀況。“據(jù)回想,其時,橋工未完,戰(zhàn)事已起,鐵道部和浙江政府都嚴(yán)令趕工,整體員工也盡自個最大力氣。但全部大橋工地已經(jīng)籠罩在戰(zhàn)時氛圍之中。本來就是在同日寇搶時間。日本飛機此后常來打擾但一直沒有傷及大橋自身?!?br />
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注冊,大批軍械物資經(jīng)過大橋運往抗戰(zhàn)前線。
1937年11月16日,茅以升在錢塘江大橋工程處接待了一位南京政府派來的要員,他是南京工兵校園丁教練。在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絕密文件后,丁教練對茅以升說,假如杭州不保,錢塘江大橋就等所以給日本人工的。
1937年12月23日,茅以升受命炸橋。當(dāng)天下午5點,日軍的先頭部隊已隱約可見。而跟著一聲巨響,錢塘江大橋的兩座橋墩被炸壞,五孔鋼梁折斷落入江中。
總長1453米、歷經(jīng)925個日日夜夜、耗資160萬美元建成的錢塘江大橋,終究在通車后的第89天,癱瘓在日寇侵犯的烽火中。日軍戰(zhàn)士友永河夫在硝煙彌漫中,拍下了摧毀后的錢塘江大橋。幾十年后,友永河夫來到北京,帶著對戰(zhàn)役的悔過,將他拍照的這張相片親手交到了茅以升的手中。
摧毀大橋的這一天黑夜,透過蒼莽暮色,茅以升凝視著由他一手建起又命令摧毀的大橋殘影,望著江北岸愈來愈亮的槍炮火光,他滿腔悲憤地在書桌前寫下8個字:“抗戰(zhàn)必勝,此橋必復(fù)”。
茅以升的希望直到1946年才得以完成??箲?zhàn)成功之后,錢塘江大橋被修正,變成浙贛線上的關(guān)鍵性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