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墻體廣告 科技立異與準則立異猶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怎么經過推動科技體制變革,完善多元投入機制,加大政府、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在科技領域的投入?
福建一直在盡力求索破解難題。
統(tǒng)籌財務資本 錢用在刀刃上
從“零”起步,到完成2種排量4種不一樣配置機型發(fā)動機的本地化量產,
福建新龍馬轎車股份有限
公司只用了短短三年!“新龍馬速度”,得益于其斥資2200萬元從
五菱柳機動力購入“LJ469Q發(fā)動機技能使用權技能”,并在此基礎上再研制。
新龍馬是我省轎車工業(yè)的后起之秀,
公司資金不算寬余。敢如此大手筆,與一項我省在全國首先實施的機制——嚴重科技成果采購財務后補助方針休戚相關。
“改全國較遍及的‘直補’為‘過后補助’,是財務補助方法的準則立異,即鼓舞
公司先行投入,經過后補助項目進一步推動嚴重科技成果轉化和后續(xù)研制。”省科技廳有關人士介紹說。上一年,新龍馬因而拿到500萬元補助金。
方針有著明顯的導向效果。
福建農林大學軟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慶昌教授認為,“后補助”面向成果,反映商場對技能研制方向、道路挑選和各類立異資本配置的導向效果。一起,比較以往大幅簡化立項手續(xù),
公司請求的積極性大幅提升。
這是我省變革科技領域財務投入機制的探究之一。這兩年,為補齊科研投入缺乏的短板,加大投入力度,我省正不斷完善頂層規(guī)劃。本年1月,我省發(fā)動的《實施立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統(tǒng)籌財務資本,優(yōu)先保證要點科技項目資金需求;加大對科技立異專項、應用試點演示、職業(yè)共性關鍵技能研制等的扶持力度。
更多具體行動,則瞄準擴展財務扶持的受惠面。
2月,我省出臺《
福建省科技立異券補助辦理暫行辦法》,提出建立省級“立異券”,即省財務每年組織2000萬元,為科技
公司、創(chuàng)客等環(huán)繞本身研制需求,采購各類科技立異效勞供給最高20萬元補助。
如果說“后補助”首要對于嚴重科技項目,門檻較高,那么,“立異券”則將讓數量更多的中小微
公司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