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墻體廣告 “我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蛤蜊一斤才5分錢?!?7歲的時桂琴翻看著自己的賬本,忍不住感嘆。時桂琴與老伴陳炳濤結(jié)婚50多年,一本本賬單記錄下了他們相濡以沫的生活。從1976年至今,老兩口記賬已經(jīng)整整38年。家里生活并不困難,但兩人卻堅持記錄下每一分錢的花費,在他們自己看來,最大的意義就是有規(guī)劃、節(jié)儉的生活。
周末月末都要對賬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市南區(qū)湛山街道鹽城路社區(qū)的時桂琴家中。房子面積雖小,但卻干凈整潔,東西擺放也都十分整齊。聽說記者想要看自己的賬本,時桂琴從櫥里拿出一個紙袋,從里面取出一沓已經(jīng)泛黃的學(xué)生作業(yè)本?!皬?976年我們就開始記賬了,但這些都是1993年以后的賬本,之前沒覺得賬本需要特別保存起來,從寧夏路搬家過來時,以前的老賬本被我們當廢品給賣了,太可惜了?,F(xiàn)在這些賬本可要保存好了。 ”時桂琴說。
老伴陳炳濤是家里記賬的主力,在他看來,節(jié)儉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分錢怎么花的都要記下來。不但每天要記賬,周末和月末還都要對賬。有時候一忙忘了記賬,對賬時就要格外下功夫?!拔依习橛袝r候就是較真兒,非得把錢核對起來不可,我倆就一起想,到底是哪筆錢沒記上,不過到最后還都能對上。 ”時桂琴笑著說。
余下錢來都存銀行
掛面3.8元、魚8.5元、水勺4元、白糖3.3元……泛黃的紙張上,一筆筆生活賬記得密密麻麻。 “我們記賬就是為了能讓生活有計劃,不能月初吃肉,月底吃咸菜。當時我家里除了我們一家四口,我母親和弟弟都和我們一起吃飯,當時工資也低,必須得計劃著花,所以我們才開始記賬??纯茨奶旎ǔ耍髱滋炀途o一緊。當時就有些鄰居花錢沒計劃,月底了只能找人借錢。 ”時桂琴回憶道。
每個月省下的錢,時桂琴就會和老伴存入銀行,儲蓄是他們最主要的理財方式。記者翻開賬本看到,2001年1月份,收入為1974.66元,雖然這個月需要采購年貨,夫妻倆還是在銀行存入了1076元。這樣的存款明細,每個月也都有詳細的記錄?!拔覀冇缅X一向是有計劃的,兩個兒子結(jié)婚買房,我們都支持了。每到周末,我們也是準備些好吃的改善一下生活?!标惐嬖V記者。
賬本記下幸福瞬間
38年的記賬生活,也給夫妻倆記錄下了很多難忘的生活。“有時候閑暇時也會拿出來翻翻,就會想到以前的生活。兩個外孫女回來,也會拿給她們看,希望她們條件好了也不能亂花錢。剛拿出來時,把她們嚇一跳,沒想到外公外婆這么細致地記賬。現(xiàn)在她們也都知道節(jié)儉,回來看我們都是買好菜在家里做。 ”時桂琴說。
在這些小賬本里,帶外孫女去吃肯德基、去逛中山公園、到前海沿兒看棧橋等都記錄在內(nèi)。賬單里記下的火鍋蘸料、羊肉、香菇等,就是一家人周末吃解饞的火鍋。 “這本生活賬單,記錄了我們生活的坎坎坷坷和順順利利,我們的生活沒有那么浪漫,只有過生日的時候大家一起聚聚。翻翻看到給兒子籌備婚禮、給兒媳買見面禮的賬,還是由衷感到高興?!睍r桂琴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