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地區(qū):
預投面積:
電話:
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投放地區(qū):
預投面積:
電話:
承潮人文脈,展風雅潮州。由中共潮州市委宣傳部、潮州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主辦,韓山師范學院協(xié)辦,陳偉南文化館、廣東力誠文化集團承辦的“風雅潮州——詹安泰詹伯慧父子書法展”日前在陳偉南文化館舉行。開幕儀式后,詹伯慧、林倫倫、黃挺、曾楚楠、洪楚平、謝佳華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座談探討詹氏父子書法藝術。
詹伯慧(詹安泰長子、著名語言學家):
學者應關心中華文化傳承和發(fā)展
我認為我不是書法家,只是一個普通的學人。小時候,父親在寫字的時候,我就在一旁磨墨牽紙,耳濡目染之下,積累了一點點“童子功”。然數(shù)十年間,我一直致力于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無暇臨池。
退休后,我才開始寫書法。寫了一段時間,有廣東畫院的朋友看到我的作品,就建議我辦一個書法展。2011年,在我80歲的時候,舉辦了我的第一個個人書法展。那位朋友還請來學界泰斗饒宗頤先生為書法展題詞——“文士情懷”。
為什么饒公會題“文士情懷”這四個字?后來我才慢慢悟到它的深刻含義。書法藝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到了近現(xiàn)代,書法逐漸變得商業(yè)化、工業(yè)化。所謂“文士情懷”,是指研究中國學問的學者應關心中華文化傳承和發(fā)展,也應注重弘揚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書法藝術。饒公的題詞對我、對廣大研究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學者都有很好的鼓勵和啟發(fā)。
洪楚平(省文聯(lián)原副主席):
欣賞書法藝術是陶冶情懷
我不是收藏家,但是我喜歡收藏。在中山大學讀書時,我就聽說詹安泰先生在中大任職。大學畢業(yè)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收藏了詹安泰先生的書法作品,花費了3000多元,而我當時一個月才幾百塊工資。有人愕然,問我為什么要花這樣的價格買下來。我說,這幅字我是買來慢慢學習的。因為我認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是非常需要一代代傳承下去,不單單是師生傳承、父子傳承,希望大家能從此次書法展中體會到。如今,我仍收藏有詹安泰先生及其他大師的作品,也經(jīng)常欣賞書法藝術,對于我來說,這也算是一種文士情懷的陶冶吧。
謝佳華(汕頭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
字里行間透出文人氣息
詹安泰先生致力于學術,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學術之余,先生勤于書道,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書法觀。
真正能寫碑現(xiàn)書卷氣的很少見,也不簡單。大部分學碑者,都擅于表現(xiàn)其雄強、犀利的風格,而詹安泰先生寫碑帶有一種書卷氣,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來的文人氣息,自然而無浮躁氣,非常不簡單。我覺得書法藝術非常神奇,幾年前,我曾接觸過詹伯慧教授,看過其書法作品,詹伯慧教授深厚的學養(yǎng),也在其筆端下自然流露出來。當這些學者們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書法相結合,“味道”自然就出來了。
林倫倫(國際潮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書法教育是家風的傳承教育
在我看來,潮汕地區(qū)的書法教育是一種家風教育。譬如,潮汕方言中,“賣田賣地,繳囝寫字”“生囝唔讀書,唔如飼大豬”,都體現(xiàn)出潮汕地區(qū)崇尚讀書、寫字的良好家風。潮州之“風雅”不是饒氏父子、詹氏父子的個別情況,對讀書的重視源于整個潮汕地區(qū)的家風傳承。例如潮州家家戶戶門口的對聯(lián)可能是爺爺寫的,也可能是孩子寫的。這種爺爺和父親輩教孩子學習寫字,就是一種家風的教育,也讓孩子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受到良好家風家訓的熏陶。
曾楚楠(潮州文史專家):
書法聯(lián)展讓人高山仰止
詹氏父子的書法聯(lián)展,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書法展中詹伯慧先生的書法作品,也可以看出他的“童子功”非常扎實。借此機會,我想講兩件事。第一件事,我記得饒平縣新塘鎮(zhèn)烏石山村有一個詹氏的宗親蓋了一個祠堂“大斌公祠”,這是我們潮州說的“房頭祠”。十幾年前,詹氏族親邀請我到烏石山村,那時,祠堂大門灰塑門屏下半部灰層已經(jīng)剝落,我一看落款是祝南先生(詹安泰先生)。原來在1938年,祝南先生36周歲時,題寫了大門的這兩幅門屏。
我覺得“大斌公祠”最珍貴的物品就是這兩幅門屏。這兩幅門屏寫的是什么呢?東邊的那幅系宋代張載《正蒙·誠明》,西邊那幅寫的是明代羅欽順(學者稱整庵先生)《困知記》里的一段話。受篇幅、尺寸的限制,祝南先生沒有全部照抄,而是用自己的體會改動了一下?!墩伞芬欢嗡鶑娬{(diào)的是,做人要以“誠”為本,不能“雜以偽”?!独е洝芬欢蝿t告誡來者需明白形體與精神的關系,不要沉迷于生死輪回的說法。這對于當年社會上的觀念等有極強的針對性,也從中看出祝南先生的深邃命意。
魯迅先生曾說,天才大半是有天賦的,獨有這培養(yǎng)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這便是我想說的第二件事。我認為,祝南先生就是一位“培養(yǎng)天才的泥土”類型的人。祝南先生曾在韓山師范學院教書,當年因為生病,需休養(yǎng)一段時間,但按照學校規(guī)定,需要找人代課。于是祝南先生就推薦了饒宗頤先生來代課。當時饒宗頤年僅21歲,甚至比一些學生還年少。找一個“毛頭小伙”來代課,不服氣的學生紛紛向當時的校長李育藩請愿。李育藩校長安撫學生說,先聽饒宗頤的課,如果大家覺得不行,再換也不遲。結果開課以后,饒宗頤一鳴驚人,效果很好。從這一角度,也印證了祝南先生是一位“培養(yǎng)天才的泥土”類型的人,善于發(fā)掘,慧眼識人。
黃挺(韓山師范學院教授):
詩不在遠方 詩就在潮州
書法展的名稱為“風雅潮州”?!帮L雅”一詞源自《詩經(jīng)》,而我們也通常用詩來表達情懷。從這次書法展看來,詩不在遠方,詩就在潮州。希望有更多的小孩能通過書法作品,看看老一輩的大學問家是怎么用筆墨來表達情懷。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