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投面積:
電話:
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預投面積:
電話:
移栽機不停地忙碌著。
昔日荒地變良田
村民們擺放紫薯苗。
農忙時節(jié),在榆林沿黃公路吳堡段的一處灘地上,隨著兩輛紅色的 鐵牛 駛過,一棵棵嫩綠的幼苗整齊地扎根在這片沃土上。這兩輛 鐵牛 是集旋耕、起壟、澆水、覆膜于一身的乘坐式移栽機,每輛機器上都坐著四位村民,他們用嫻熟的手法在機器上擺放著紫薯苗。微風拂過,新栽的薯苗迎風擺動,給原本荒蕪的田地增添了新的生機。
盤活荒地
這塊沃土位于吳堡縣寇家塬鎮(zhèn)橫溝村,緊鄰黃河,距吳堡縣城15公里。橫溝村村民李海全說,過去這里是一片1000多畝的棗林,除村集體擁有100多畝外,其余都屬村民所有。由于近年來年輕人外流,紅棗也賣不上價錢,已經荒廢了多年。為了 盤活 這塊荒地,去年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以每畝500元的價格,從285戶村民手中流轉了500多畝,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
發(fā)展產業(yè)
橫溝村由橫溝、準則山兩個村民小組組成,總土地面積6350畝,其中旱地2250畝、黃河灘水地1100畝、林地1274畝。全村共有人口316戶869人,村民收入主要以紅棗栽植、灘地雜糧種植和勞力輸出為主。
俗話說:黏土攪沙土,一畝頂三畝。 我們在流轉回來的荒地上覆土70厘米,平整好以后,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給了陜西果業(yè)集團黃河有限公司,期限為10年。一年下來,就能為老百姓增收25萬元,給村集體增收17萬元。加上以前6座蔬菜大棚每年給村集體帶來的5萬元流轉費,我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可以達到22萬元。 橫溝村黨支部書記劉漢斌說。
今年80歲的李金桂家有四個孩子,共有9畝灘地,以前除了種點雜糧,基本上都荒廢了。 現(xiàn)在把土地流轉給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有4500元收入。 李金桂笑呵呵地說, 去年的流轉費已經打進了我的銀行卡,心里踏實著呢。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