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墻體廣告 麥子黃了
麥子真的黃了
它們整整齊齊地站在微風(fēng)里
一點也不害怕刀子
——— 李尚朝《麥子黃了》
5月23日一大早,記者驅(qū)車駛上濟菏高速,一個小時車程到達平陰。下了高速,又接著向西南方向的孔村鎮(zhèn)進發(fā)。再有一個多星期,麥子就該熟了。農(nóng)田中偶見老農(nóng)站在自家地里手捻著麥粒兒,心中似乎在算計著該有多少收成;孔村鎮(zhèn)何樓村12歲的女孩徐玉琨也在翹首企盼:麥子快熟了,遠在內(nèi)蒙古打工的父親也該回來了……
四歲起父親外出打工只在麥子熟透時回來
記者趕到孔村鎮(zhèn)小學(xué)時,正趕上中午放學(xué)時間。頭頂發(fā)箍,腦后扎著簡單的馬尾,脖子上戴著紅領(lǐng)巾……初見小玉琨,是一個普通的學(xué)生形象,但一聊天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12歲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后面隱藏著超出同齡人的敏感和成熟?!鞍职秩ミ^很多地方,內(nèi)蒙古、山西、江蘇都去過,每次想著爸爸在外地辛苦工作我就想哭?!彼臍q時父母離異,為讓玉琨和奶奶過上好的生活,父親徐玉濤此后奔赴全國各地做工程,只在麥子熟透時回來一趟,幫年邁的老母收完麥子,種上玉米,又匆匆離去,平時家里只剩小玉琨與奶奶相依為命。
一小盤土豆絲,因為記者來而多炒的一小盤蒜薹,半碗米飯,被奶奶用三輪車從學(xué)校接回家的小玉琨吃得極為香甜,“我最喜歡吃米飯,還喜歡吃蒸干的?!毙∮耒贿呎f一邊把熱水倒入很久前別人為她買的一個奶茶空杯里,用吸管喝水,小心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小資生活”。
吃完午飯,小玉琨習(xí)慣性地主動拿來水盆,嫻熟地洗起碗來。“窮人孩子早當(dāng)家,現(xiàn)在做飯、洗衣服、掃地,她都搶著幫我干,孩子不容易啊?!蹦棠踢呎f邊用布滿老繭的手擦眼淚。
家里除了奶奶的陪伴唯一的玩伴是小狗
“好久沒人牽我的手,好久沒人摸我的頭,冰涼的小手發(fā)燙的額頭,生病是最想你們的時候……”這一首描寫留守兒童心聲的歌曲,唱得人心酸。而這一情景,小玉琨這么多年來一直切身體會著。
“每次生病不舒服了,是我最想爸爸和媽媽的時候??墒亲罱o媽媽打電話她也不接,不知道出什么事了。”玉琨一邊說一邊抹著眼淚,讓人心疼,記者卻又不知如何去安慰。由于孤單,與在家相比,玉琨更喜歡待在學(xué)校,“學(xué)校里熱鬧,可以與同學(xué)們一起玩”。但在家時,唯一陪她的就是家里養(yǎng)的那條小狗,“我有時候心里難過了,不敢跟奶奶說,就抱著小狗說說,心里才舒服點?!?br /> 玉琨說,她每天都在盼著媽媽偶爾會打來的電話;在爸爸每次短暫回家,她都會偷偷地寫一封信,里面寫滿對爸爸的依戀和不舍,她悄悄地將信塞在爸爸的被子底下,希望爸爸看見,又害怕被看見……
因為思念,玉琨放學(xué)回家后,會時刻把奶奶的手機帶在身邊。每晚做完作業(yè)后,她都要等爸爸每晚固定打來的一通電話后再睡覺?!鞍职?,你什么時候回來?”這是她每次最想問又不敢問的一句話。
從來沒有收到過禮物爸爸回家就是禮物
提起六一兒童節(jié)禮物,玉琨的神情淡漠,好像在談及一件跟她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從來沒有收到過六一節(jié)禮物。爸爸能回來就是禮物”。
“最大的愿望是考取理想的大學(xué),畢業(yè)后有能力照顧爸爸、奶奶和姥姥,讓爸爸再也不用出去打工。最好的禮物是爸爸不要去那么遠的地方,能經(jīng)?;丶?,多關(guān)心自己和奶奶,同時也希望爸爸自己在外要多多注意身體。”寫下這一段話的玉琨說,在她的記憶中,最幸福的事是爸爸偶爾回來,到學(xué)校接她放學(xué),帶她去爬爬山、遛遛狗?!拔艺嫦M野植灰獬龉ぷ髁耍灰苊刻旖游曳艑W(xué)對我來說就是最幸福的?!毙∮耒袂橹袔е谂危含F(xiàn)在地里的麥子黃了,我爸爸肯定快回來了……
【采訪手記】
一起彌補缺失的愛讓留守天空灑滿陽光
前年的一個冬天,當(dāng)時已近臘月,濟南迎來了一場大雪,記者到長清萬德采訪留守兒童,一位小姑娘在自己的院子里,雙手捧著從天空中飄下來的雪花,興奮異常,并自言自語地說:“下雪了,快過年了,遠在北京打工的爸爸媽媽快回來過年了?!边@位小姑娘說,她盼著過年,對她來說過年最好的禮物就是能見到遠方的爸爸媽媽。
今年六一節(jié)前夕,記者又到平陰采訪留守兒童。平陰縣目前大約有3287名留守兒童,為了讓這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全縣啟動了“關(guān)愛留守兒童溫暖工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記者來到孔村鎮(zhèn)小學(xué)采訪,一走進校園,幾輛黃色大鼻子校車映入眼簾。平陰縣在校車方面創(chuàng)出了一條成功的模式,安全接送讓家長少了一絲牽掛,讓孩子多了一份安全,本報也對此曾給予報道。
談到留守兒童,李校長告訴記者,全校有16名留守兒童,學(xué)校對這些學(xué)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guān)愛,比如成立了愛心活動室。
12歲的女孩徐玉琨是一位很懂事的小姑娘,記者問她,今年怎么過“六一”,她說最盼著麥子變黃,因為麥子到了成熟的季節(jié),“六一”就要到了,這個時候爸爸就該回來了。
留守兒童,在中國成千上萬,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努力,為他們搭建了同一片藍天。然而,僅有上述關(guān)愛對于留守兒童來說似乎是不夠的,因為孩子猶如一棵正在成長的幼苗,需要陽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潤,離不開父愛和母愛。父愛和母愛是任何東西不能替代的,缺少了母愛和父愛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影響其心理健康和品格發(fā)育,這已成一個社會問題。
不過,記者此次到平陰還是感觸很深,當(dāng)?shù)氐囊恍┳龇ㄖ档每隙ê屯茝V,比如“致留守兒童的一封信”,要求家長每周打一個電話,每月寫一封信,每月與班主任聯(lián)系一次,每年至少回來一次……這些措施,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理解和親情聯(lián)系,彌補留守兒童父愛和母愛的缺失。
記者也在此呼吁,那些遠離故土長年在外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要多一份關(guān)愛,真正承擔(dān)起為人父為人母的責(zé)任,不要把撫養(yǎng)孩子的責(zé)任全部扔給社會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