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投面積:
電話:
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預投面積:
電話:
巾幗志愿服務隊、下鄉(xiāng)支教服務隊、醫(yī)療志愿服務隊、文化館志愿者服務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綠化志愿服務隊 這一支支溫暖人心的志愿者服務隊,帶著滿腔熱忱,將關愛送進黃龍縣千家萬戶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與點贊。
大街小巷、鄉(xiāng)間溝田活躍著他們的身影,讓黃龍這座小城在冬日里灑滿了愛的陽光。
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向藍天救援隊授旗
1 愛心媽媽 讓留守兒童綻笑顏
叮!
12月5日,短信通知聲響起的時候,賀婉琪爺爺正在吃午飯,他拿起手機一看,短信顯示收到匯款700元,匯款人是李先生。
這個月李先生給孫女打的生活費到賬了。 賀婉琪爺爺告訴一旁的老伴。
這樣的匯款,賀婉琪爺爺已經連續(xù)收到了17筆,月月如此。
說起這筆匯款的來歷,就不得不提起黃龍縣 愛心媽媽 王培娟,這筆愛心助學捐款的牽線人。
王培娟,現(xiàn)任黃龍縣教科體系統(tǒng)的婦聯(lián)主席,是黃龍縣105名 愛心媽媽 巾幗志愿服務隊伍中的一員。2010年,黃龍縣婦聯(lián)發(fā)起 愛心媽媽 結對幫扶留守兒童項目,以 留守不再孤單,親情就在身邊 為主題,王培娟第一個報名加入。
2019年7月,通過朋友介紹王培娟結識了北京愛心人士李先生,交談間,得知李先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yè),有資助家庭困難學生的意向。
王培娟坐不住了,她聯(lián)系鄉(xiāng)鎮(zhèn)學校老師,利用工作之余多次走進學校摸排困難學生情況,了解到界頭廟中心小學失母女童賀婉琪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yǎng),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生活困難。
王培娟撥通了李先生的電話,如實相告賀婉琪的情況,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幾日后,李先生從北京來到賀婉琪爺爺家,踏進家門的那一刻,看到家里破舊的窯洞、賀婉琪身上陳舊的衣服、墻上貼的整整齊齊的獎狀。李先生說, 這么努力懂事的孩子要讓她安心學習才行。 當即決定每月無償資助賀婉琪生活費700元,幫助她順利完成學業(yè)。
賀婉琪很黏王培娟,王培娟為她洗衣服、梳辮子、輔導功課、周末帶她出去玩 頻繁親昵的互動中,賀婉琪也早已把王培娟當成了自己的媽媽。
四年級畢業(yè)了,賀婉琪告訴王培娟想轉到縣城上學,想見識更多有趣的新鮮事物。想到縣城學習生活環(huán)境相對好一些,又想到這個孩子的身世處境,善良的王培娟決定幫幫她。之后,王培娟幫她聯(lián)系了入學考試,賀婉琪順利通過考試,如愿進入到黃龍縣中心小學學習。
對 愛心媽媽 王培娟來說,賀婉琪不是她幫助的第一個孩子,也不是最后一個。
2018年12月,她自掏腰包給白馬灘中學留守兒童汪洋送去一套棉褥,保證孩子溫暖過冬;2019年12月,積極組織全縣教師和學生給白馬灘中心小學患白血病的學生戴瑞雪捐款4萬余元,冒雪送至患兒家中,解決了家庭的燃眉之急;2020年6月,她又聯(lián)系愛心企業(yè)家白女士,無償資助范家卓子中心小學一年級困難學生周星瑞生活費3000元。
王培娟說: 志愿者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號,而是一個人身處社會所應承擔的職責。孩子們的熱情和信任就是我最大的慰藉和財富,他們那天真的笑聲,便是我最大的收獲。
王培娟的感人事跡是黃龍縣105名 愛心媽媽 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縮影。
黃龍縣婦聯(lián)自2010年發(fā)起 愛心媽媽 結對幫扶留守兒童項目以來,105名巾幗志愿者先后加入到 愛心媽媽 巾幗志愿服務隊伍中,累計與120多個留守兒童結成幫扶對象。她們通過參加由縣婦聯(lián)組織的各類幫扶關愛和巾幗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上門看望或周末、節(jié)假日將留守兒童接回家里談心聊天、輔導作業(yè)、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與留守兒童保持長期聯(lián)系,多次幫助留守兒童解決感情缺失、心理失衡、生活失助、安全缺保、學習缺教等問題,使父母不在身邊的留守兒童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婦聯(lián)組織和巾幗志愿者的真情和溫暖,在全縣營造了關心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的濃厚氛圍。
流動醫(yī)院走進基層
2 助學支教讓桃李滿芬芳
丁校長在嗎?丁校長 冬日微雪的一天,兩位老人走進了三岔鎮(zhèn)中心小學,把一面寫著 教育扶貧暖人心、風雨接送見真情 的錦旗送給丁曉軍副校長,可此時的丁曉軍帶領幾位老師一同為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去了。
老人握著丁曉軍同事的手久久不肯放開 不善言辭的他說起丁曉軍為他孫女馬清彤做的事情,忍不住熱淚盈眶,一再叮囑帶他們轉達對丁曉軍的感激之情。
馬清彤,失母女童,三岔鎮(zhèn)中心小學的建檔立卡學生,家中只有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照顧,生活困難,了解到這些情況,現(xiàn)任瓦子街鎮(zhèn)希望小學校長、曾擔任三岔鎮(zhèn)中心小學副校長的丁曉軍承諾每周來回接送馬清彤上學放學,從此風雨無阻,兩年如一日,捎東西、送圖書、買文具、定期輔導學習,他用實際行動履行了諾言,在他的幫助下,馬清彤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優(yōu)異。
此外,他每周都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帶領學校老師對學校的特殊兒童開展送教上門,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和他們共同做一些智力開發(fā)小游戲,教授簡單的行為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幫助他們提高自理能力和智力水平。
白馬灘小學支教教師孫燕是黃龍縣支教老師中的一員,就職于黃龍縣中心小學,是學校的骨干教師。今年9月黃龍縣教育局下發(fā)《關于下鄉(xiāng)支教的通知》后,她第一時間報名支教。雖然基層條件艱苦,但想到可以盡己之力為那里的孩子帶去知識和希望,她在心里暗下決心。隨堂聽課、指導看課、上示范課 一進校門,她就積極參與到學校開展的各項教學工作中,毫無保留地為年輕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和教學思路,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活力,深受老師和孩子們的喜愛。
2020年,黃龍縣教育局共選派23名教師進入鄉(xiāng)村小學、初中學校開展支教。 我們積極開展送教、支教活動,選派教師要承擔起學科教學和班級管理任務,組織教研活動、開展業(yè)務培訓和教學指導,與當?shù)亟處熜纬山虒W團隊,充分發(fā)揮骨干示范作用,帶動受援學校整體提升教學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推動支援學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黃龍縣教育局副局長李玉泉說。
3 流動醫(yī)院為患者帶去健康福音
喂,李大媽,我是咱縣醫(yī)院的周麗英大夫,你最近身體恢復得怎么樣了,情況有好轉嗎?
謝謝醫(yī)生,最近我一直按照你的醫(yī)囑用藥,慢慢地可以自己起床鍛煉,身體感覺好多了。
接電話的是圪臺鄉(xiāng)杜嶺村的80歲老人李香蘭,因身體不適臥病在床數(shù)日,生活起居不能自理。
黃龍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療志愿服務隊得知這一情況后,邀請?zhí)贫?a href="http://teknodron.com/hospita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醫(yī)院駐院醫(yī)生一同駕車前往,為李香蘭診治。在詳細詢問老人病情,做了心電圖、B超、血糖等檢查項目后,綜合診斷老人患有肺心病,結合老人家庭情況,給出了合理的治療方案,并為老人開好藥送到了家里,叮囑她和家人用藥方法,并按時打電話詢問老人的恢復情況。
黃龍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療志愿服務隊自2013年成立以來,先后組織 健康知識宣傳隊 流動醫(yī)院 天使先鋒 醫(yī)療服務隊攜帶醫(yī)療設備走進25個行政村開展義診活動127次;此外,還邀請組織唐都醫(yī)院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檢驗科等科室專家走村入戶,給村民們免費做心電圖、B超、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婦科檢查等項目,讓群眾在 家門口 就能享受優(yōu)質醫(yī)療服務。
流動醫(yī)院給越來越多的農村患者帶去了健康福音。 2020年,黃龍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療志愿服務隊組織醫(yī)務人員下鄉(xiāng)160余人次,義診咨詢群眾2121余人次,發(fā)放各類健康教育資料5000余份;并在義診過程中組建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口腔科等醫(yī)患溝通微信群,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宣傳健康扶貧政策和健康知識,解決群眾 看病難 問題。 黃龍縣人民醫(yī)院院長焦培哲介紹說。
4 橄欖綠 奔走在大街小巷
11月20日,黃龍縣城西小廣場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尋聲而去,一隊身穿 橄欖綠 的隊伍正手持印有 藍天救援專業(yè)志愿服務分隊 的紅色隊旗迎面走來,神情堅毅自信,步伐鏗鏘有力、吸引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
原來,今天是黃龍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全縣27支志愿服務隊授旗的日子。這些 橄欖綠 是黃龍縣藍天救援專業(yè)志愿服務分隊 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前一天得知消息后,他們便自發(fā)承擔起儀仗隊的工作,將一面面隊旗遞到授旗人的手中,在授旗人和接旗人搭起一座愛心傳遞的橋梁。
對于這些剛剛退伍的年輕小伙子們來說,退伍不褪色,他們懷著熾熱的情懷,穿梭在家鄉(xiāng)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大街小巷。
9月22日,延安(黃龍)農民豐收節(jié)活動現(xiàn)場,協(xié)助交警指導車輛行駛停放,為參展人員指引路線,為嘉賓和客商熱情詳細講解、積極宣傳推介黃龍農副產品;9月30日,國慶節(jié)前夕,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積極參加黃龍縣幼兒園組織的 慶國慶,迎中秋 活動,與小朋友們共同舉行莊嚴肅穆的升國旗儀式,齊唱《我和我的祖國》,祝福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據了解,黃龍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以2020年返鄉(xiāng)退役士兵為主體,成立了黃龍縣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在幫扶助困、搶險救災、鄉(xiāng)村振興等方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fā)揮退役軍人 退伍不褪色 的革命軍人本色。
5 技術指導送去產業(yè)致富希望
這個樹枝有凍傷,很難再恢復掛果功能了,建議修剪掉。
聽說縣自然資源局核桃中心送管理技術下鄉(xiāng)了,11月19日,界頭廟鎮(zhèn)碾子塬村核桃園里一大早就聚集了許多村民,前來參加核桃秋冬季管理技術培訓,學習怎樣更好地管理核桃樹。
核桃局技術員服務隊隊員劉林林就核桃涂白、整形修剪、越冬管理等技術為村民們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并現(xiàn)場解答了村民們提出的管理中的疑惑。
這場培訓很及時,技術員教授的核桃樹冬管技術很好理解也很實用,給我今年冬季的核桃樹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讓我對明年的豐收充滿希望,堅定了我產業(yè)脫貧的信心和決心。 碾子塬村產業(yè)脫貧戶陳革生信心滿滿地說。
林業(yè)科技推廣,退耕還林政策、綠化美化技術、野生動植物保護繁育講解,核桃樹修剪、病蟲害防治技術、森林防火、撲救知識培訓
據統(tǒng)計,2020年,黃龍縣自然資源局縣自然資源局綠化志愿服務隊結合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總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4次,服務群眾數(shù)1000余人次,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城鄉(xiāng)面貌提升和產業(yè)脫貧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6 小紅帽 田間地頭助人忙
11月28日,黃龍縣界頭廟鎮(zhèn)紛紛揚揚飄起了雪花。雖說瑞雪兆豐年,但這場雪對于顧常路來說,也是讓他發(fā)愁的事情。
顧常路是界頭廟鎮(zhèn)紅羅圈村村民,兒子長期在外打工,老伴在縣城照顧孫子上學,眼看著20多畝玉米還在雪中挺立,顧常路著急起來。
這時,頭戴小紅帽的界頭廟鎮(zhèn)志愿服務隊來到了他的玉米田里,在雪地里上演了一場 雪中搶糧記 。大家不顧嚴寒忙碌著、收獲著、歡笑著,那玉米田里跳動的鮮紅色是這個滴水成冰、哈氣成霧的日子里最溫暖的一抹顏色。
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幫助孤寡老人代買生活用品、清理村落巷道積雪 界頭廟鎮(zhèn)志愿服務隊的身影出現(xiàn)在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
界頭廟鎮(zhèn)黨委、政府采取激勵的方式,動員鎮(zhèn)黨員干部組成了一支68名志愿者服務隊,并成立村級志愿服務隊11支。服務隊成立以來,界頭廟鎮(zhèn)改變以往 灌輸式 的服務模式,啟動點亮行動,即 群眾點出需求,志愿團隊亮出服務 ,實現(xiàn)志愿服務 點單 制單 買單 的良性循環(huán),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從 大水漫灌 走向 精準滴灌 ,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 最后一米 。
志愿行動還形成了線上線下同步,村民有需求可隨時撥通界頭廟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服務電話,通過 我有需求 提交服務需求,從而實現(xiàn)單向 送服務 模式向雙向互動 你點我送 服務轉變,并形成全覆蓋、分眾化、菜單式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真正做到了讓志愿服務活動進村、入戶、見人、走心。 界頭廟鎮(zhèn)公用事業(yè)服務站站長劉俊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黃龍縣現(xiàn)有志愿服務隊28支,包括7個鄉(xiāng)鎮(zhèn)志愿服務隊。2020年以來,全縣共完成志愿服務項目182項,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13項,其中涉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關愛留守兒童、教育醫(yī)療、農業(yè)技術等,多角度、持續(xù)化、全方位將文明實踐新風送進千家萬戶。
我們根據志愿活動的工作內容、志愿者和服務對象的實際特點,根據志愿者的個體條件的不同及個人服務意向及需要,安排志愿者工作,使其自身特長和專長在工作過程中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因時因地而行,結合時代特點設計、實施服務計劃,結合服務對象所處環(huán)境的實際狀況,結合服務對象的需求及特點開展相應的志愿者活動。此外,將志愿工作置于廣泛的社會監(jiān)督之下,用全面客觀的社會評價代替 自我評價 ,促進志愿服務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讓新時代文明新風吹在黃龍的大街小巷。 黃龍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朱萍介紹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