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墻體廣告 第九屆“朱子之路”研習營于7月15日開營,16日從廈門動身,沿泉州、福州、三明、南對等地,一路“游學”,直到21日晚在武夷學院舉行結業(yè)式,再次唱響《走在朱子之路》的激昂歌聲:“考亭滄州,那一座挺拔的牌坊,挺立著綜羅百代的理學殿堂……” 本次活動主題為“書院文化之旅”,旨在討論朱子與書院的因緣際會。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討生陳建美,是第二次入營了。談起7天的奔走,她覺得研習營自身就是一個活動的書院,入營是同窗們對書院文化的親身理論。
研習營范圍逐年壯大
同安是朱熹首仕之地,當?shù)刂两袢杂小霸S濙開疆二千載,朱熹過化八百年”之說。16日,營員們到廈門市同安區(qū),參觀了孔廟、梵天禪寺、文公書院幾處景點。 梵天禪寺后的文公書院,又稱紫陽書院,內有石描寫像相傳為朱熹生前對鏡自畫“寫真”,愛玩自拍的營員們對此頗感興奮。
往年研習營多在閩北研習,今年是開營以來首訪同安。中華朱子學會常務副會長朱杰人說,同安四年的從政生活,對朱熹的思想、學術開展影響十分大,走“朱子之路”繞不開同安。
自2008年起,一到七八月間,“朱子之路”研習營風風火火,每年要在福建舉行一屆。朱熹第30代裔孫朱茂男,記得“首屆參與人數(shù)為20多人”。作為臺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又是“朱子之路”活動發(fā)起人之一,他說:臺灣已有20多所高校師生參與這項活動,近年來隨著香港局部高校青年學生的參加,起初由閩臺學子尋根謁祖的“重走”之旅,逐步開展成兩岸青年學生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交流平臺。 世界朱氏結合會常務副會長朱向,參與了兩岸共走“朱子之路”活動的組織籌劃工作。今年1月,身為福建省港區(qū)政協(xié)委員的他,在省政協(xié)十一屆四次大會上發(fā)言倡議,將共走“朱子之路”活動歸入福建省朱子文化品牌建立,以進一步擴展活動的范圍和影響,使之持續(xù)展開。 第九屆有140多人參營,除朱子后嗣、專家學者外,營員來自北京大學、臺灣大學、香港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海內外34所高等院校。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省閩臺交流協(xié)會、省海峽兩岸高校交流促進會領銜,11家機構和團體主辦。共走“朱子之路”,蔚然已成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