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投面積:
電話:
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預投面積:
電話:
合同面積:450平方米
公司創(chuàng)始團隊具有17年墻體廣告經歷和經驗。公司具有設
制作期限:10天
合同面積:12500平方米
2019年6月我方接到武漢歐尼特斯廣告有限公司委托,在貴
制作期限:1個月
合同面積:23000平方米
汽車,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力架設
制作期限:1個月
合同面積:7700平方米
2017年8月我公司接受大華安防委托,分別在安徽、廣東
制作期限:1個月
夏至,廣袤的田野里,秧苗翠綠翠綠的,風吹起,像蕩漾著的一湖綠水,其中偶爾散布著點點金黃色的野菜花,一派生機盎然的樣子,預示著今年的好收成。
在青山包圍的穆棱市馬橋河鎮(zhèn),已調整了采光的蔬菜棚室里,黃瓜秧的藤蔓順著牽引線繩爭先恐后地向上伸展著,葉綠花黃,郁郁蔥蔥。不甘落后的西紅柿秧上,長滿一串串綠的、淡粉的、紅的果實,十分惹人喜愛。
在這片黑土地上,秧苗們仿佛在一聲聲的殷殷囑托中而愈發(fā)茁壯,它們升騰起馬橋河老百姓進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決心。
6月19日至20日,省委書記王憲魁深入我市調研。首站來到穆棱市馬橋河鎮(zhèn),考察棚室蔬菜種植情況。他深入馬橋河鎮(zhèn)西河村蔬菜棚室,實地察看農民種植情況,詳細了解農民生產生活狀況。循著省委書記王憲魁的足跡,6月23日,記者來到穆棱市馬橋河鎮(zhèn)西河村進行回訪。
突然得知消息
他緊張而又激動
說起與省委書記的見面,穆棱市馬橋河鎮(zhèn)黨委書記田延安激動而欣喜。6月19日,星期日,因為要做好防汛工作,田延安在工作崗位上不停地忙碌著,此時的他沒想到會在田間地頭見到跟農民嘮家常、算收入的省委書記。上午近11時,田延安接到電話,得知20分鐘后省委書記王憲魁要到鎮(zhèn)里調研棚室蔬菜種植情況,他還沒來得及體會緊張而激動的心情,王書記便來到他面前,與他親切握手交談。后來他才得知,西河村是王書記在路上臨時決定要調研的地點,因為他始終牽掛著農民的收入與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
“在了解了棚室蔬菜的種植情況后,我們圍攏過來聽王書記講話。王書記說,要改變種植大豆、玉米的傳統(tǒng)習慣,不斷總結經驗,生產高品質、高效益的經濟作物,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王書記為我們找到了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使我們更加堅定了走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之路的決心和發(fā)展棚室種植以及經濟作物的信念。”田延安告訴記者,王書記的殷殷囑托至今猶在耳畔。一句句發(fā)自肺腑的囑托,一份份沉甸甸的牽掛,似汩汩暖流,涌進農家兒女的心底。
一筆經濟賬
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西河村村民李元海從6月19日之后就一直和兒子合計著,是否該擴大棚室蔬菜種植規(guī)模,長年種植的大豆是不是也該換換種類了。這些并不是突發(fā)奇想,而是緣于19日與省委書記王憲魁面對面算的一筆經濟賬?!罢鏇]想到,省委書記還明白咱農民種地的事,他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黃瓜秧為啥受病,還把每種作物每畝收入多少算得那么明白。”23日上午,操著一口山東口音卻是土生土長穆棱人的李元海告訴記者。
在李元海身上,有著那么一股子農民特有的憨厚和樸實。他說,自己種植棚室蔬菜沒幾年,做夢都沒想到能在自家地里見到省委書記?!巴鯐泚淼轿壹尹S瓜棚,詳細了解了黃瓜的產量,詢問了大豆種植情況、每畝產量和收入,之后還仔仔細細地給算了一筆賬?!彼貞浾f,王書記告訴他如果沉下心來研究,好好種植棚室蔬菜和經濟作物,農民每戶收入從五六萬元增長到八萬元肯定不是問題。這一席話如醍醐灌頂,李元海盤算著近兩年自家棚室產的蔬菜都是出口到俄羅斯,確實帶來了不少收益,如果按照王書記所說,調整種植比例,相信年收入一定能突破八萬元,那么致富奔小康就不再是夢。
“等這批黃瓜、西紅柿收完以后,接下來要種芹菜,芹菜收完還要種白菜、蘿卜……”看著眼前長勢喜人的棚室蔬菜,李元海堅定的目光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雨后的西河村,蔬菜棚室光潔如新,部分菜農已經對棚室的坡度、墻體等著手進行改造。
滿載殷切希望
他們決心致力產業(yè)結構調整
細心的西河村黨支部書記薛錫人記錄了省委書記王憲魁在西河村調研停留的時間,40多分鐘里,王書記在蔬菜棚室里足足呆了近30分鐘,而且他還對棚室墻體易吸涼、棚室坡度不合理影響采光等提出意見,這是行家里手才能看出的問題。
據(jù)薛錫人回憶,王書記對西河村土地上多年前產出的白菜印象深刻,他說,這里的白菜又甜又脆,入鍋就爛,看來是地好的原因。對于這里的棚室蔬菜種植,王書記說,馬橋河鎮(zhèn)農業(yè)種植管理非常精細,產業(yè)結構多樣,但產業(yè)基礎不大,有繼續(xù)發(fā)展壯大的空間,要利用好土地資源,種“原字號”,賣“原字號”,在“原字號”上做文章,希望通過加大棚室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的力度,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
昔日,馬橋河鎮(zhèn)作為邊陲重鎮(zhèn),有石材之鄉(xiāng)、產業(yè)名鎮(zhèn)之稱,從之前的大豆種植逐漸轉型溫室蔬菜種植,發(fā)展為黑龍江省東部最大的溫室蔬菜生產基地,逐漸探索出一條轉型之路,成長為“龍江絲路帶”上的一顆耀眼明珠;如今,滿載著省委書記王憲魁的殷切希望,沿著發(fā)展菜、煙、牛、菌四大農業(yè)主導產業(yè)的規(guī)劃,農家兒女在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之路上將越走越篤定。
正如田延安所說,省委書記王憲魁到西河村調研,對于全市的農民都是極大的鼓舞和鞭策,不僅體現(xiàn)了省委對牡丹江農民兄弟的親切關懷,還為下一步的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利用優(yōu)質土地資源,依靠科技力量,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增加經濟效益,在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之路上讓農民收獲沉甸甸的錢袋子。 黑龍江牡丹江墻體廣告發(fā)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