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山東的海濱地市,大家都會想起來
日照、
青島、
威海、
煙臺;但實際上,
山東的臨海地市、不只這四個。
山東的
濰坊、東營、
濱州三個地市也都與海比鄰,只是它們靠近的是渤海。
下面小生給大家簡單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介紹一下。
東營地處
山東省北部的黃河三角洲地區(qū),黃河在東營境內流入渤海。
東營東臨渤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海岸線約占
山東全省的九分之一。東營有黃河口生態(tài)旅游區(qū)等著名景點。
濱州地處
山東省北部,轄內的沾化區(qū)、無棣縣,位于渤海灣的西南岸,屬于是黃河三角洲腹地。
這里有沾化下洼生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態(tài)旅游園、無棣大口河海濱旅游度假區(qū)等知名景點。
濱州黃河島
而位于
濰坊北部的昌邑、壽光、寒亭三區(qū)市,它們北面、是渤海三大海灣之一的萊州灣。
濰坊成立濱海旅游度假區(qū)以后,海水浴場及旅游景點也逐步完善,每逢旅游季節(jié)和節(jié)假日,海邊成為
濰坊市區(qū)及周邊地區(qū)市民出游的重要目的地。
在
濰坊等地區(qū),有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一個頗為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在當?shù)厝说目谥?,會把渤海叫?a href="http://teknodron.com/news-gxbeihai.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北海,而將
日照、
青島瀕臨的黃海,叫做南海。
這是怎么回事呢?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原來,這和解放前的
山東行政區(qū)劃有關。
1949年6月、
山東全境解放時,
山東省內有三大行政區(qū),即渤海行政區(qū)、魯中南行政區(qū)和膠東行政區(qū);其中,膠東行政區(qū)是1938年設立的、是三個行政區(qū)中最早的一個。
膠東行政區(qū)下面有東海、南海、西海、
北海、濱北五個專區(qū)(相當?shù)厥屑墸?br> 1949年
山東地圖
這五個專區(qū)下轄的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區(qū)域分別是:
東海專區(qū),專署駐文登,轄石島、
威海2市和文登、榮成、昆崳(今
威海汪疃)、牟平、乳山、海陽、牙前(今棲霞桃村)等7縣。
北海專區(qū),專署駐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黃縣(今黃城),轄黃縣、蓬萊、福山、棲霞、棲東(今棲霞馬陵塚)、招遠、招北(今招遠杜家)等7縣和龍口市及長山島、黃縣城廂2個特區(qū)。
西海專區(qū),專署駐平度,轄掖縣(今萊州)、 掖南(今萊州灣頭、沙河)、平度、平西(今平度店子鎮(zhèn)昌里)、昌邑、昌南(今昌邑飲馬鎮(zhèn))、濰北(今
濰坊楊孟、寒亭區(qū))、濰南(今
濰坊涌泉、眉村鎮(zhèn))等8縣。
南海專區(qū),專署駐即墨,轄即墨、 即東(今即墨店集鎮(zhèn))、平東(今平度南村鎮(zhèn))、平南(今平度蓼蘭鎮(zhèn))、萊陽(今萊西水集)、萊東(今萊陽)、萊西南(今萊西夏格莊鎮(zhèn))、五龍(今萊陽團旺鎮(zhèn))等8縣和嶗山特區(qū)。
濱北專區(qū),專署駐膠縣,轄膠縣(今
青島膠州)、 膠南(今黃島王戈莊)、諸城、高密、藏馬(今黃島泊里鎮(zhèn))、五蓮、莒北(今諸城賈悅鎮(zhèn))、膠河(今膠州鋪集鎮(zhèn))等8縣。
膠東行政區(qū)
通過對照當時的地圖,我們不難看出,所謂的南海專區(qū)、
北海專區(qū),最初的意思不是說專區(qū)靠近南海、
北海,而是說在膠東行政區(qū)中處于南部靠海、北部靠海的位置。
不過,后來、隨著歲月的變換,人們習慣了東海、西海、南海、
北海這四個專區(qū)的叫法后,也就將這四個專區(qū)瀕臨的海,稱為東海、西海、南海、
北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