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格拉
丹東雪山被高原煦暖的太陽再次照亮,藍天白云下,在響亮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高高飄揚在長江源頭。今天是新中國70華誕,一大早,西藏軍區(qū)青藏兵站部某大站沱沱河兵站官兵整齊列隊,鄭重地將國旗升起在兵站上空,與全國人民一道為祖國喝彩。
青海格爾木
墻體廣告
“向國旗——還禮!”伴隨著雄壯昂揚的國歌,升旗手王加華迎風振臂一甩,鮮艷的五星紅旗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冉冉升起。已在風雪青藏線上服役16個年頭的四級軍士長劉亮深有感觸地說:“看著國旗高高飄揚在雪山之巔,我心潮澎湃。這些年自己親眼目睹了青藏線發(fā)作的巨大變化。如今,青藏線經濟社會快速開展,人民生活不斷改進,各族
大眾聯(lián)合調和,此情此景愈加激發(fā)了我們報國強軍的熱心!”
沱沱河兵站地處長江源頭,這兒海拔4555米,空氣含氧量缺乏內地50%,每年200多天刮8級以上大風……常年駐守在這兒的官兵,不僅要忍耐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還要背負進出藏
汽車部隊的食宿保證、
醫(yī)療救治等任務。國慶期間,該兵站在完結保證任務的同時,因地制宜安排開展了讀赤色書本、唱赤色歌曲、看赤色影視、做赤色傳人等
大眾性文化活動,教育引導官兵銘記奮斗進程,緊記初心任務,堅定抱負信念。該部政委何勇民告訴筆者說,今年以來,他們通過深入開展官兵喜聞樂見的
大眾性文化活動,大力唱響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昂揚旋律,聚集保證打贏,加快轉型開展,有效激發(fā)官兵思戰(zhàn)謀戰(zhàn)、練兵備戰(zhàn)的熱心,不斷進步部隊實戰(zhàn)實保才能。
青海格爾木
墻體廣告
早飯往后,官兵們端坐在電視機前,仔細收聽收看慶祝大會、閱兵式和
大眾游行直播盛況。
長安街上,三軍將士軍容嚴整、神采飛揚,鐵甲戰(zhàn)車整齊列陣、氣勢洶洶……伴著氣勢磅礴的軍樂,軍委主席的親切問候和受閱官兵的響亮回答,匯成一股股巨大的聲浪,響徹十里長街。官兵們在學習討論中談到,這次閱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引領全黨、三軍和全國各族人民進入新時代的初次國慶閱兵,是共和國武裝力量全面重塑后的初次整體露臉,令人振奮,深受鼓舞,倍感自豪。我們紛紛表示,必定要把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煥發(fā)出的政治熱心轉化為練兵備戰(zhàn)的強大動力,緊記初心任務,忠實擔當盡責,在推進部隊備戰(zhàn)轉型中著力進步保證打贏才能。
青海格爾木
墻體廣告
掂鍋刷油、搟面發(fā)面、刀起刀落……國慶期間,該兵站結合背負任務特色安排伙食員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伙食員走上各自崗位,大鍋菜、刀工、面點、雕刻……紛紛使出“看家本領”和“擅長絕活”,可口的菜肴讓官兵贊不絕口。正如兵站站長郭宗兵所說,崗位即戰(zhàn)位,掌勺和拿槍一樣重要,通過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既查驗了前期訓練成果,也強化了伙食技能,為增強部隊凝聚力、戰(zhàn)役力提供了有力保證。
高原艱辛,他們無悔據守;高原寂寞,他們品讀孤獨,他們有太多的心酸,卻從不在人前提起。來自
四川的伙食班副班長王吉豐在沱沱河一呆就是12個年頭,與風雪搏斗,與灶臺為伴。談及國慶長假,他有些無奈地說道:“我們也想回家陪伴家人,但我的崗位在這兒,我不能走?。 睘榱俗寫?zhàn)友們在國慶長假吃飽吃好,王吉豐帶領伙食班加班加點準備飯菜。如果有應急保證任務,他們隨時準備投入服務保證戰(zhàn)役中。沱沱河海提高、氣壓低,炒菜做飯必須用燃油灶、高壓鍋。比如內地做紅燒牛排,入鍋很快就熟,而在這兒至少要用高壓鍋燜20多分鐘,做一頓飯要2、3個小時,站得渾身酸疼。
青海格爾木
墻體廣告
“沱沱河畔競風流,長江源頭作奉獻?!边@副張貼在兵站大門的對聯(lián),表達的正是官兵們據守在雪山之巔的芳華和抱負。半個多世紀以來,一茬茬官兵離開了沱沱河,一茬茬后來者又接過接力棒,持續(xù)著他們看似往常的作業(yè),傳承著“特別能喫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役”的革命精神。
青海格爾木
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