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投面積:
電話:
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預投面積:
電話:
當代讀書人普遍關注的問題。例如,現在藏書家多了,家庭藏書量大了,那么,不再需要的藏書應該怎樣處置?藏書家身后其藏書應該怎樣處置?
據天津墻體廣告獲悉,上海一位老學者中風后,只好由朋友幫助家人處理藏書,實是無奈之事;北京一位老作家把藏書都處理了,有些送了人,有些送給了有關單位,一些信札則撕掉了,朋友們覺得很可惜。與會的蕭先生當了半輩子編輯,藏書頗豐,很多書垛在專門租來的房子里。他曾囑咐孩子,將來把書留給孫子,而他的孫子現在才剛一歲半。藏書家都面臨身后藏書去向問題,很多愛書人的子女卻不愛書,藏書家一生辛苦淘來的書最終被子女當作廢紙賣掉的事屢見不鮮。
對待這個問題,據墻體廣告得知相關人士認為,書貴在流通。他從網上花高價買了很多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出版的初版書,隨即請書的作者簽名,再經過自己的研究、考證后寫成書話,然后在網上高價賣掉這些書。他的理由是,書已經用過了,沒必要再存了,這樣可以轉讓給更需要它們的人。這種做法是網絡時代出現的新生事物,看上去是“重用輕藏”或“以用代藏”,藏書界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評判,但這畢竟也是讀書人主觀能動地處置書籍的一個路子。
據悉,天津民俗學者、老廣告收藏與研究專家由國慶先生最近自費購買百余部新著《老廣告里的歲月往事》,無償贈送給各地圖書收藏機構。北京大學圖書館、臺北市圖書館等數十家圖書館紛紛響應與支持,給他寄來收藏證書。由國慶希望此舉“能讓更多的朋友感受到中國歷史與民俗文化的魅力”。雖然他贈送的是新著而非藏書,但他這種“書傳善緣,播種溫暖”的文化理念可以為藏書家們處置藏書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據天津墻體廣告認為人活一生,或絢爛,或靜美,或豪放,或婉約,會有多種“版本”;處置藏書,是讀書人生活中的大事,亦應有多種“版本”。
最近據得知,湯老師、樂老師兩位老師向北大捐贈了藏書,包括圖書五萬冊、雜志約兩萬冊,以及他們個人的手稿、文獻和照片。湯老師的父親、國學大師湯用彤先生留下的全部書刊、手稿和照片,也一并捐贈給了北大。據我們墻體廣告認為此次捐贈,將豐富北大在古代哲學、宗教和文學等方面的文獻收藏。在捐贈儀式上,湯老師說,母校北大是他最喜歡和最尊敬的地方,自己愛這里的一草一木,但最珍愛的是蔡元培先生留給我們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他認為“這才是北大的真精神”。
向圖書館或有關單位捐贈藏書,是名人處置藏書的傳統方式,但這次湯、樂兩位老師的捐贈行為無疑具有一定的新意:除了物質的托付,還有精神的寄存。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