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寧德模式” 推進脫貧攻堅
靳生喜
前不久,筆者參加了中央組織部在
福建省
寧德市舉辦的
甘肅深度貧困地區(qū)加快發(fā)展專題培訓班。感悟扶貧開發(fā)的“
寧德模式”,學習“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踐行“弱鳥先飛”的進取意識,有四點
福建平潭
墻體廣告啟示。
扶貧模式需要再完善。“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三十多年脫貧致富的經歷證明,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選準“造血”扶貧的產業(yè)模式。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實踐,莊浪縣因地制宜,堅
福建平潭
墻體廣告持基層首創(chuàng),逐步形成了“黨組織+國有
公司+龍頭企業(yè)+專合組織+貧困戶”的脫貧攻堅“莊浪模式”,并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組織創(chuàng)新獎。脫貧攻堅進入新階段,“莊浪模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學習借鑒“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
寧德扶貧模式,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按照“一業(yè)為主、多種經營、長短結合、突出特色”的思路,深化“三變”改革,完善利益鏈接機制;規(guī)范提升專業(yè)合作社,健全農業(yè)生產組織體系,實現(xiàn)服務型向經營型的轉變;加快產業(yè)扶貧,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努力實現(xiàn)“果升級、
福建平潭
墻體廣告牛擴量、薯提質、勞增效”,著力打造“莊浪模式”的升級版。
攻克堡壘需要再精準。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福鼎縣赤溪村“造血”尋福路,就是堅持找準“造血”功能、摸準“造血”脈絡、選準“造血”苗子、精準“造血”到人,這是精準扶貧的成功之道。目前,莊浪縣有126個貧困村貧困發(fā)生率在10%以上,需要堅持靶心不偏、焦點不散、標準不變,需要精準施策、滴水穿石。當前,要聚焦“三保障”方面
福建平潭
墻體廣告的突出問題,深入實施“3+1”沖刺清零,深入開展“十查十看十補課”過篩子行動和脫貧人口“回頭看”,修改完善“一戶一策”,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去解決問題,扎住
醫(yī)療保障的健康網(wǎng)、扎緊控輟保學的教育網(wǎng)、扎好住房安全的安居網(wǎng)、扎牢兜底保障的民生網(wǎng),扎實推進脫貧政策大宣傳、矛盾糾紛大排查、入戶調查大走訪、基礎工作大篩查、突出問題大整改、干部作風大整頓“六大行動”,打通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提升莊浪縣脫貧攻堅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基層組織需要再夯實?!?a href="http://teknodron.com/fujian"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福建平潭
墻體廣告給錢給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卑匮蟠妩h支部堅持“五心工作法”,即工作有信心、辦事有公心、為民有愛心、發(fā)展有恒心、團結有誠心,帶領全村群眾向貧困宣戰(zhàn),擺脫貧困意識,激發(fā)群眾自我脫貧的內生動力,二十年間使柏洋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黨支部真正成為脫貧致富的戰(zhàn)斗堡壘。當前,我們要全面貫徹《中國共產黨
農村福建平潭
墻體廣告工作條例》,持續(xù)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與黨建統(tǒng)領“一強三創(chuàng)”行動的深度融合,選好村“兩委”班子,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培育“三個帶頭人”,全面推廣支部建在產業(yè)鏈上、黨員聚在產業(yè)鏈上、群眾富在產業(yè)鏈上、品牌樹在產業(yè)鏈上的“四鏈”模式,著力提升
農村黨組織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把高效的組織力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
工作作風需要再改進?;仡櫳蟼€世紀,莊浪人戰(zhàn)天斗地,自力更生,三十四年修梯田,形成了“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莊浪精神”。這種“莊浪精神”,是脫貧攻堅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動力,要堅持與時俱進,進一步發(fā)揚光大。當前,在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要大力弘揚“莊浪精神”,學習吸收“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閩東精神,把脫貧攻堅戰(zhàn)場作為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主陣地,作為檢驗黨員干部黨性宗旨意識的大考場,注重工作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工作親力親為,力戒官僚主義,大興苦干實干作風,篤定滾石上山的意志,抱定戰(zhàn)則必勝的信心,推動各項工作抓細抓實,做到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以過硬的工作作風奪取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作者系中共莊浪縣委掛職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