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與海為伴,靠海為生。從漁具的改革
墻體廣告,到船舶的變遷,嶼頭鄉(xiāng)漁民的生活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里發(fā)生了巨大改變,在氣象萬千的大時代里,漁民既是海上的“瞭望者”,也是時代前進的見證者。
“1978年有近百戶的家庭沒有東西吃,炒豆子
墻體廣告給小孩吃,也算一頓飯,炒青菜也算一頓飯?!绷志S琰爺爺說。
林維琰在嶼頭鄉(xiāng)從垂釣到捕魚,再到后來成為莊稼人,整整四十年,白叟
墻體廣告見證著嶼頭鄉(xiāng)一代代漁民從垂釣到捕魚,再到在島上做起和魚有關的生意。
“現(xiàn)在修了許多路,他人都說現(xiàn)在的平潭改變很大,很漂亮。嶼頭鄉(xiāng)里的漁民
墻體廣告一年年收入能達到十四五萬,村里也有人年收入達到十一二萬,七八萬的也有?!绷志S琰爺爺說。
嶼頭鄉(xiāng)位于海壇海峽西北部,在長樂、福清、平潭3縣市海上交界處,距長樂
墻體廣告松下碼頭僅3海里,鄉(xiāng)址設在東珠村,支柱產(chǎn)業(yè)以漁為主,海洋捕捉和淺海養(yǎng)殖并舉。在前期,許多當?shù)氐臐O民都是自己種菜,自己垂釣,處理根本的溫飽問題。
“其時在嶼頭沒有商場,也沒有商店,想要買東西
墻體廣告要坐渡船去福清??凇!绷志S琰爺爺說。
漁網(wǎng)是漁民出海的必備品,開了26年店的林學建,看著漁網(wǎng)
墻體廣告從手藝制作再到機器出產(chǎn)。漁網(wǎng)的更新?lián)Q代,讓漁民收獲了新的驚喜。
如今,一些開船的漁民逐漸變成了船長,在他們身上也見證著船舶
墻體廣告的改革。
船長李云品說:“上世紀70年代,我們用的是搖擼船,到了80年代,才有木船
墻體廣告和機器船,到了90年代,我們才有鐵殼船,到現(xiàn)在,我開的是2015年的雙體船。”
開了20年船的李云品,他感嘆這幾十年通過船舶的改變不只讓嶼頭鄉(xiāng)的居民出行方便,也讓嶼頭
墻體廣告鄉(xiāng)的經(jīng)濟逐漸提高。
“船越來越大了,
大眾出門也方便了,浪大的時候也不會暈船,不會
墻體廣告搖來搖去,雙體船很穩(wěn)。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國家越來越富有,我們小島也越來越好了?!崩钤破氛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