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墻體廣告 出于一位美術教師對民間傳統(tǒng)藝術的敏感性與責任感,小欖鎮(zhèn)九洲基小學王湛春11載不斷探究研討烙畫教育。王湛春的烙鐵筆尖之下,不只“走出”山川秀美、山水人物,而且還創(chuàng)造出了特征美術教育,并將這項傳統(tǒng)藝術從講堂推行成公益事業(yè)。由于他的堅持,這項藝術也從講臺走向社會,走出了
中山。
多年的烙畫教育探究與研討,進程盡管單調(diào)、孤單,乃至是艱苦的,王湛春從沒有拋棄過。這些努力和堅持,終究在講臺之上得到了驗證。
2005年末,王湛春有時機承擔國家“十一五”科研計劃要點課題《當?shù)匚拿髻Y本的開發(fā)與利用》之小欖子課題《菊花文明在美育中的實習與探究》的研討,后來由他掌管的烙畫課題校園被中國教育學會評為科研先進單位,他也被評為先進個人。
王湛春與 “創(chuàng)益菊城”結緣于2012年,那是小欖鎮(zhèn)舉行的首次公益立異大賽活動,“九洲烙藝”僥幸變成其間一個項目進行開展,從那時開端,許多對烙畫有愛好的人都慕名而來,成了他名副其實的學徒。
王湛春研討的烙畫課題效果3次榮獲
廣東省中小學教育立異效果三等獎,獲
中山市第六屆教育科研效果三等獎,論文《創(chuàng)造烙畫藝術特征,傳承菊花本鄉(xiāng)文明》在小欖鎮(zhèn)美術教師論文評選中獲一等獎,烙畫校本教材獲
中山市優(yōu)異校本教材評比二等獎,并曾先后被頒發(fā)“教育杰出貢獻獎”和 “小欖鎮(zhèn)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謂,并于2011年九洲基小學被評為
中山市首批“中小學特征美術教育與創(chuàng)造實驗校園”。
2007年開端,王湛春屢次策劃大型師生燙畫著作展課題活動。在他的推進下,這項教育和藝術被越來越廣泛地得到認可。
跟著“九洲烙藝”公益項目的推行,在九洲基社區(qū)的支持下,王湛春的烙藝館落戶九洲基社區(qū)。據(jù)介紹,這些年來,王湛春培訓過的學員已有上千人次。
2015年12月,王湛春榮獲 “博愛100.創(chuàng)益菊城”小欖鎮(zhèn)第四屆公益立異大賽十大公益達人稱謂,并在該活動中取得公益達人網(wǎng)絡人氣獎。2015年11月他帶領九洲基烙藝團隊的10余幅烙畫著作參加全國首屆公益烙畫藝術著作展;今年3月,九洲基烙藝團隊創(chuàng)造的7幅烙畫著作走進聯(lián)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