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墻體廣告 明代吳承恩寫了《西游記》,可是,為何猴行者的形象出現(xiàn)于南宋時的
泉州浮雕上?
中野美代子五次訪
泉州,以為“孫悟空誕生在
福建泉州”,這又是咋回事?
本年是丙申猴年,吳承恩誕辰510周年。日前,來自《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故土的媒體——《淮海晚報》采訪組一行在
泉州進行“西游逐夢 路在腳下”采訪,本社記者陪同查詢采訪,一起探秘西游往事。
由于西塔門封閉,“西游逐夢”一行人,就在塔下選準(zhǔn)視點,對猴行者浮雕等進行拍照。
1983年7月,研究西游記的日本聞名專家中野美代子第一次來
泉州,來之前她先到
廈門大學(xué)講演《
福建省與西游記──孫悟空生在
福建》,之后來
泉州開元寺,但其時西塔關(guān)著,她一再懇求,并拿出《刺桐雙塔》(1935年美國哈佛大學(xué)出書)復(fù)印本,上面有猴行者浮雕,才得到允準(zhǔn)登上西塔。
已故王寒楓先生在《中野美代子五訪
泉州》一文中提及,中野教授對于“孫悟空生在
福建泉州”觀點的來龍去脈,主要依據(jù):一是唐人筆記小說《補江總白猿傳》里梁朝歐陽紇平南至
福建長樂,他的老婆被白猿精攫去的故事;二是明人洪?!蛾愌矙z梅嶺失妻記》里
廣東南雄沙角鎮(zhèn)巡檢陳辛之妻,在
福建鄰近的梅嶺,被一只猢猻精奪去的故事;三是南宋
莆田人劉克莊《釋老六言十首》中有“取經(jīng)煩猴行者”詩句;四是南宋鄱陽人張世南《游宦紀(jì)聞》記
福建永福人張圣者有“苦海波中猴行復(fù)”偈句;五是
福建某些當(dāng)?shù)赜谐绨萆焦牧?xí)俗。
中野教授還著重,孫悟空那種一個筋斗能翻出十萬八千里的廣闊神通,是受印度史詩《羅摩衍那》里神猴哈奴曼的影響。因為哈奴曼為救悉達(dá)公主,能從印度一躍而至楞伽(今斯里蘭卡)島。并且中野教授以為,《羅摩衍那》的故事是從海路傳來
泉州的。元代
泉州有一座印度婆羅門教寺(應(yīng)是印度教寺),元末寺被毀壞,修建構(gòu)件中有一方哈奴曼的石雕(今藏
廈門大學(xué)人類博物館),最主要的即是西塔上的猴行者浮雕。中野教授即是憑證以上各種材料和什物,構(gòu)成她的孫悟空生在
福建泉州的學(xu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