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墻體廣告 數十年來,兩棵大榕樹見證了許多
玉林人悲歡離合的故事。
兩棵榕樹長得枝繁葉茂,據說和這一帶地下水質優(yōu)有關。新中國建立前期,
玉林城區(qū)許多人家有水井,但井水有咸味,有錢人家專門到龍安鎮(zhèn)的楓木井拉水回來喝。為了改進城區(qū)的水質,政府在
中山公園內建了一個水塔,抽取地下水,用水管引水到十字街、西街口、水浸社,由專人看守水龍頭,出售用鐵皮制造的水牌,一分錢可挑兩擔水?!拔以ベI過水?!饼埾壬f。
1962年10月的一天,在喧天鑼鼓聲中,黎居正與別的35名知青一同,在兩棵榕樹下登上了上山
下鄉(xiāng)的班車,敞開了新的人生道路。不久后,家住沿
江西路的梁海雄在大榕樹下啟航,
下鄉(xiāng)插隊,“后來我到大化縣作業(yè),每次回來,下車時總不由得撫摸一下榕樹,就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老友相同?!?br /> 后來,
玉林縣招待所改名
玉林飯館,里面的大地坪作為長途車上落站點,更多的離別重逢一幕幕在大榕樹下上演。
榕樹對面住著一位民間藝人叫盧大爺,彈得一手好琵琶,有很強的號召力,常常招集一群民樂愛好者在他家吹拉彈唱,吸引了許多市民前去欣賞。其時沒有擴音設備,盧大爺彈的琵琶聲響很小,許多人聽不清楚。無法之下,一些人只好到榕樹下談天打發(fā)時刻,還惡作劇地造出了一個
玉林歇后語:盧大爺的琵琶——好就好在冇吵耳。
據一些上了年歲的市民回想,到了上世紀80年代,大榕樹下更熱鬧了,榕樹西邊一塊空地上,國有商場在這里設點搞有獎促銷,各色糖果一塊錢一袋還給一張獎券,獎品有自行車、電視機等緊俏商品,當場兌獎。每次有獎出售活動,大榕樹下都是摩肩接踵,很多城鄉(xiāng)
大眾前來摸獎,中獎者捧著電視機喜笑顏開的情形令人形象深入。
在大榕樹東邊,如今城市博物館前行人道上,還有兩家用鐵皮蓋的商鋪,一家賣布疋,一家賣電視機、收錄機等高級貨。進城的農人、小學生都喜歡到那里看電視。
來源于:新美
墻體廣告公司:http://teknodr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