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墻體廣告 在自行車代步功用不斷弱化后,運動健身、綠色低碳逐漸變成自行車新定位,騎行作為一種無污染的環(huán)保運動正迅速發(fā)展。
無論是公共自行車的推行,仍是綠道建造,騎行運動展開,
浙江都走在全國前列。在10月15日召開的第六屆我國消費經(jīng)濟高層論壇暨首屆我國“騎行全國”
昆山峰會上,
浙江省
杭州市、
金華市,
江蘇省泰州市三個地級或副省級城市在公共自行車辦理與效勞方面成績突出,被授予“長三角公共自行車推行模范城市特別獎”;
浙江省蘭溪市、
臺州市路橋區(qū)、麗水市蓮都區(qū),
江蘇省
昆山市、
江陰市、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等十個城市當選“2016長三角十大公共自行車推行模范城市”。
浙江省武義縣、
舟山市普陀區(qū)、安吉縣,
江蘇省
昆山市、
江陰市、
南京市高淳區(qū)、
安徽省廣德縣等十個城市榮登“2016長三角十大最美騎行城市”榜單。
會上,
杭州市公用事業(yè)監(jiān)管基地副主任胡稅喜介紹了
杭州“小紅車”成功運營形式。
2008年5月1日,
杭州在國內(nèi)首先推出公共自行車出行系統(tǒng),憑借其“主動操作、智能辦理、通租通還、押金確保、超時收費、實時結(jié)算”的運作方法,成功地表現(xiàn)“最終一公里”的效果,有機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統(tǒng)中。8年來,已有6.75億人次騎行“小紅車”,日最高租借量44萬人次。
在
金華,均勻單車每日運用4次,騎行次數(shù)最多的一輛公共自行車達5800次,公共自行車已變成
金華市民短距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為使公共自行車更便民,
金華還推出
手機App租還系統(tǒng)“騎車寶”。翻開軟件,對公共自行車車樁上騎車寶二維碼掃一掃,公共自行車就會主動解鎖,完結(jié)租車。夜里能見度較低時,還能夠點擊“開燈”按鈕實時照明。為鼓舞低碳出行,
金華還推出騎行可獲“碳積分”的新招。每刷卡一次可獲得10個碳積分,累積的碳積分能夠在公交微信
大眾號“
金華行”中,兌換產(chǎn)品或享用優(yōu)惠
價格。
蘭溪是
金華下轄的縣級市,現(xiàn)在已建成83個公共自行車站點,配套2700輛公共自行車,一切站點都實施24小時效勞。站點沒有車位還車的話,市民可在站點進行過夜還車操作,市民只需保管好租借的自行車,第二天早上7點前還入蹲位即可,過夜還車時段不扣費。有些站點設(shè)置的意見箱還有代還車功用,市民早上趕著上班或上學又恰逢站點滿架,就可運用代還車功用——只需將車輛用軟鎖鎖于站點邊上,把鑰匙投入意見箱,等工作人員抵達站點后,就會取出鑰匙代為還車。
作為
浙江省第一批生態(tài)縣,武義的成功之處是建有
金華最早的騎行綠道,現(xiàn)在以云海梁上線、飄帶桃白線、杉影王岱線、天路許曳線為代表的一批以田園休閑為特征的騎行綠道比如一條條綠色的珍珠項鏈,將境內(nèi)渙散的優(yōu)異旅行資源完美地串連起來,銜接河流、公園綠洲、自然保護區(qū)、景色名勝區(qū)、歷史奇跡和城鄉(xiāng)居民區(qū),并輔以綠道沿線農(nóng)家樂村莊旅行特征,將全部武義串聯(lián)成一個生態(tài)大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