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墻體廣告 臺州市325省道黃巖江口段,有一座名叫“金龍山”的小山包,山上有個像模像樣的免費公園,近來還裝了一部電梯,能從山腳直達山頂。
可是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公園是一對老年夫婦自行設計締造的。為了做成這件事,他們挨家挨戶去“眾籌”,用了10年時間,數(shù)萬人出錢出力,一共籌到了大概2800萬元。
金龍山不高,從山腳到山頂大概也就30米擺布。
沿著石板臺階走上去,就會看到一個公園,雖然沒有正規(guī)景區(qū)那么錯落有致,但涼亭小池、長廊石凳,相同也不少。
鄰近的鄉(xiāng)民通知錢江晚報記者,這個小山包之所以要裝電梯,主要是思考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
“臺階有點陡,老人家走起來費勁。”他說,假如需要用電梯,能夠跟電梯的主人聯(lián)絡,她就會把電梯翻開。
這位主人名叫周荷英,快70歲了。山前的電梯、山頂?shù)墓珗@以及各種設備,都是她和老伴以及朋友們一同募資締造的。
周荷英和老伴本來住在金龍山鄰近,常??吹接腥伺郎接柧殻墒浅藦U棄的寺廟,山上沒什么景象,并且山路峻峭,很不好走。
10年前,夫妻倆萌發(fā)了改造金龍山的想法,“我和老伴都是熱心人,心想不如把它弄得像樣點,也算謀福周邊
大眾吧?!?/div>
金龍山坐落黃巖和臨海的交界處,兩邊各有一半的管轄權(quán)。為了改造項目經(jīng)過批閱,這對老夫妻兩地來回奔走,跑了許多部分,最終獲得了開發(fā)答應。
可是改造需要巨額資金。周荷英說,她和老公僅僅普通人家,經(jīng)濟條件有限,只好拉上親朋好友,四處籌錢,“那時候都是挨家挨戶去要錢,就像化緣相同,跟我們講咱們的方案?!?/div>
籌到錢后,就一點點做。不管是設計、選材、施工,夫妻倆都親自參加其中,“有許多支撐者和好心人也會來幫助,缺錢了,我們一同想辦法出去籌;缺人了,我們都把自個人脈關系用起來?!?/div>
5年前,老伴逝世,周荷英自個接著做,不斷完善公園的設備。她說,從開工至今的10年里,他們得到了數(shù)萬人的支撐,一共籌集了約2800萬元。
現(xiàn)在,金龍山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厝寺叫蓍e的好去處,當?shù)卣餐度胭Y金,增加了許多便民設備。周荷英說,看著不斷增加的游人,看到我們喜愛這兒,她覺得和老公的辛苦就沒有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