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全國午1點,它在
泉州市區(qū)南俊新街執(zhí)節(jié)巷的巷內(nèi)牛肉店門口“首秀”。冰箱用木質資料規(guī)劃成小屋形狀,里邊寄存有4盒牛排和4盒咸飯,用包裝盒裝好,還有一些零食。這些是牛肉店寄存在此的充裕食物,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自在收取。一位40多歲的大叔路過得知,取走了一份咸飯,一份牛排。到昨天晚上9點,冰箱里的食物都被領走。
作為
泉州第一款愛心冰箱,這舌尖上的公益,也帶來了一些焦點疑問,一起來看看。
建議原因:閩南初一十五食物糟蹋大
活動建議人之一北山青年木魚(化名)說,和兄弟在外就餐,常常剩許多東西。閩南傳統(tǒng)初一十五,都要拜拜,食物永久吃不完,過期都要倒掉,糟蹋驚人。半個多月前,在巷內(nèi)牛肉店就餐和老板李源談天,傳聞生意再好,食材都會有剩余,不少顧客來店里吃牛肉火鍋,點多了,一筷子都沒動過。這個巷人員活動大,兩人一拍即合,老板花了1500元買冰箱,只用10天,把愛心冰箱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