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墻體廣告 2005年,11年前,姬先生的兒子“南南”迷路。這么多年來,他沒有拋棄尋覓兒子。日前,在甌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派出所民警的協(xié)助下,姬先生總算找到了兒子。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找了11年的兒子竟然一向住在七八公里外的福利院。
11歲的“南南”迷路
47歲的姬先生是
河南人。十多年前,姬先生帶著老婆張女士、兒子“南南”(智障)來到市區(qū)甌海沙門賣菜。2005年3月25日,11歲的“南南”迷路,雖然發(fā)起兄弟出來尋覓,但最終一無所得。
后來,因家庭對立,姬先生與張女士離婚。張女士去了北京,姬先生則留在
溫州,持續(xù)找兒子“南南”。
那么,“南南”去了哪里?
被安頓到市社會福利院
2005年3月25日黑夜7點許,在市區(qū)東甌大酒店門口,有人發(fā)現了一名10歲擺布的男孩。男孩不知道自個是哪里人,爸爸媽媽叫什么姓名。梧田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后,也經過多種途徑聯(lián)絡孩子的家人,因為信息有限,民警只好將男孩送到了市孩童福利院。
到福利院后,男孩自稱叫“南南”,關于自個爸爸媽媽及家庭信息,他一竅不通。以后,市孩童福利院收養(yǎng)了“南南”。2012年,“南南”被安頓到市社會福利院。
據了解,從沙門到孩童福利院或社會福利院,有七八公里的間隔。為了找兒子姬先生一向沒有脫離沙門,在找兒子過程中,姬先生卻遺漏了這兩個當地。后來,姬先生再婚,老婆傳聞他找兒子的事,就主張他去福利院試試。
本年7月,姬先生決議去市社會福利院碰碰運氣。去的那天,現已22歲的“南南”剛好趴在福利院2樓的窗口,看到姬先生后,“南南”朝姬先生吼了一聲。姬先生抬頭看了一眼,窗口的小伙很像失蹤11年的兒子,他試著叫了一句“南南”。
七八公里路,他們走了11年
“南南”也容許了。姬先生以為,這個小伙子即是自個的兒子。因為現已曩昔11年,要斷定這個“南南”是不是自個的兒子,他還有很多流程要走,比方DNA比對。
當天,姬先生向曾報過案的甌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派出所求助。派出所民警林忠恩接到求助后,當即經過北京警方,聯(lián)絡到姬先生前妻張女士,提取了張女士的DNA樣本,然后又經過我市有關組織采集了姬先生與“南南”的血樣。
9月30日,DNA判定有了成果:在社會福利院的“南南”即是姬先生的兒子。姬先生從福利院帶走兒子后對民警說,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七八公里的路程,他找了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