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 “我終身,與詩書做了閨中伴,與翰墨結成骨血親,曾記住,菊花賦詩奪魁首,海棠起社斗新鮮,怡紅院中行新令,瀟湘館內論舊文……”在8月24日、25日
浙江金華舉辦的“筑夢路上”——陳曉紅扮演藝術專場上,國家一級藝人、我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陳曉紅一出場便招引了觀眾的目光。
兩日來,
金華的我國婺劇院的門口被滬杭等地趕來的越劇迷們圍得風雨不透,由
浙江音樂學院藝術實習處、戲劇系主辦,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協(xié)辦的“筑夢路上”——陳曉紅扮演藝術專場在這里精彩扮演。
陳曉紅是聞名越劇扮演藝術家王文娟的弟子,國家一級藝人,我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文化部“文華扮演獎”取得者,
浙江音樂學院戲劇系老師,以文武兼?zhèn)涞乃囆g功底和細膩逼真的扮演功力,取得社會重視。
“筑夢路上”——陳曉紅扮演藝術專場以展示陳曉紅在藝術道路上追辛求索進程為主要內容,集昆曲、越劇,文戲、武戲為一體,劇目包括越劇《紅樓夢?焚稿》、昆曲《牡丹亭?尋夢》、越劇《班昭》片段和昆曲《扈家莊》。
越劇《紅樓夢》是王文娟出色的代表作之一,她把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演活了。作為王文娟弟子,陳曉紅吸收了宗師的扮演精華,更以自個獨有的方法刻畫了一個頗有神韻的黛玉形象。
此次扮演中,與陳曉紅搭戲的是
浙江音樂學院戲劇系老師金彩芳,兩人的扮演,場面凄美動聽,感人至深,感動觀眾的心?! ±デ俏覈惻f的戲劇聲腔、劇種,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
陳曉紅表示,越劇是一個多樣化的舞臺扮演方式,款式的多元,扮演的多元,要求她在傳承越劇本體傳統(tǒng)藝術的一起,多方面學習,而吸收昆曲的利益,就有利于補償越劇的缺乏。
“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一段《牡丹亭?尋夢》唱出了杜麗娘萌發(fā)懷春之情后的不盡酸楚,也唱出了陳曉紅對昆曲陳舊藝術的無盡敬重。
婺劇院燈火透明,掌聲雷動。扮演結束后,瘋狂的越劇迷們久久不肯離場。
從
上海趕來的越劇迷通知記者,這四折體裁各異的戲劇并沒有全部展示陳曉紅的水平,“陳曉紅是一個勤勉仔細,無怨無悔追逐夢想的越劇藝人,期望她能為越劇迷們帶來更多扮演,也期望她在浙音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異的越劇藝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