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墻體廣告 “曾經(jīng)滄海千層浪,又上黃河榜首橋?!苯袢珖?,參與文博會宣傳周的全國70余家網(wǎng)媒的記者、
手機報修改及自媒體網(wǎng)絡大V近百人踏上素有“全國黃河榜首橋”之稱的
中山橋觀賞游覽。
八月的金城,秋風習習,佇立在滄桑百年的黃河鐵橋上,隔欄張望滾滾翻騰的黃河水,心中心跳涌起一絲淡淡的眷戀,從巴彥喀拉山脈涓涓匯聚的水流,不遠千里萬里向著悠遠的大海,蜿蜒彎曲著,一分一秒不愿停下追逐的腳步,似訴著百年之前觥籌交錯間締造者的唏噓長嘆。
“一百多年前,這座橋的鋼材在德國鍛造好,經(jīng)水路運到
天津港,再轉(zhuǎn)京山、京漢鐵路繞北京達
鄭州,隨后從
鄭州走馬幫一路顛簸運到
蘭州。80年的保固期往后,1989年,德國締造方還特地致信輔導維護。一帶一路的每條路,都不是馬馬虎虎?!彬v訊網(wǎng)修改項楚卿贊賞到。
蘭州中山橋又稱“
中山鐵橋”、“黃河鐵橋”,坐落
蘭州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是
蘭州前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榜首座真實意義上的 橋梁,因而有“全國黃河榜首橋”之稱。
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梁。公元1907年,清政府動用國庫
白銀三十 萬六千兩,由德國商人承建,建起了黃河榜首座鐵橋,初名“
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為留念孫
中山先生而改稱
中山橋,沿用至今。
2013年4月起,
中山橋告別了百年的通車前史,變成了一座步行橋和文物橋。今日的
中山橋,其觀賞價值、前史和文物價值,已遠遠大于它的交通價 值,變成百里黃河風情線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是
蘭州市最著名的旅游景點和城市名片?!斑@座百年鐵橋是
蘭州人鼓舞自個的精力豐碑,由于它是本地敞開精力 的印證,我覺得真實的
蘭州面子是
中山橋。”知名自媒體人張明俊說。
我國
江西網(wǎng)記者甘晶亮慨嘆道:“
蘭州中山鐵橋,
蘭州的地標性修建,從鐵橋穿城而過,相當快捷。不拍一張到此一游照都不算來了
蘭州?!?br /> 百年以來,
中山橋,閱歷了無數(shù)次冰凌沖擊、洪水沖刷、地震搖撼、風雨剝蝕、車船磕碰,以及兩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的洗禮。歷經(jīng)滄桑以后,他仍然如一名剛強的戰(zhàn)士,用自個鋼鐵的脊梁,擔負起靈通黃河兩岸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