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墻體廣告 靈江湖是靈山江的孩子。
1976年水災(zāi),洪流沖毀堤堰,后田鋪村邊的靈山江由此改道,本來的河灣變成了一個內(nèi)湖,名為靈江湖。
后田鋪人因禍得福,村里從此多了一個游玩嬉戲之處。
無可避免的,靈江湖也有不勝的曩昔。鄉(xiāng)民詹紅菊說,這兒曾是一個臭水湖,湖里垃圾、飼養(yǎng)廢棄物處處都是。
如今,靈江湖已看不到舊日雜亂的痕跡,整治后卻也不是規(guī)整僵硬的姿態(tài)。湖里是如碧玉般通明的水,泛著一圈又一圈的漣漪。環(huán)湖一圈,有如蓋的皂 樹,也有飄逸的楊柳,參差錯落。親熱的是岸邊土坡,上面萌發(fā)著嫩綠色的小草,是的,小草,湖邊游步道的石板縫里也有這樣的小草,狗尾巴、蒲公英、馬蘭 頭……一路走,忍不住一路默默地辨認,這即是小時分的湖,這即是回憶中的湖。
一位老翁在垂釣。從埠頭拾級而下,老翁不動、魚竿不動,只有若有若無的小魚在湖底的鵝卵石間游弋。
湖底的鵝卵石,提示著靈江湖的身世。如今這些鵝卵石又裝點著湖堤、裝點著埠頭,變成靈江湖的一大特征,更為這個天然游泳池加分不少。
“整治的時分,咱們特意保留了岸邊的原生態(tài)?!焙筇镤伌妩h支部書記曾炬輝說,關(guān)于在靈江湖邊長大的人來說,都想找回小時分的回憶,這個決議,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湖邊有一片河灘,也是水災(zāi)留下來的,如今是竹林,竹林叢中可見一些斷壁殘垣。詹紅菊說,河灘有120畝,本來是一個養(yǎng)豬場,現(xiàn)已撤除,預(yù)備建一個婺劇文化園。
“咱們村的婺劇很有名的,周越先、周越桂、周越薌周氏三姐妹即是后田鋪村走出去的豫劇名伶?!闭布t菊說,如今村里坐唱班仍然堅持每周兩次表演,據(jù)說仍是民國時就有的習俗。
村里比婺劇歷史更悠久的是姜席堰。姜席堰有“龍游的都江堰”之稱,在元代,由兩位姜姓和席姓的員外筑就,處理了龍游縣城及鄰近
鄉(xiāng)村的飲用和灌溉用水,歷經(jīng)600多年,至今仍在運用。
站在高處能夠看到,古樸細膩的姜席堰分出一汪清水,流進原生態(tài)的靈江湖,滋潤了原汁原味的婺劇以后,匯入奔騰的靈山江。
這是平時的靈江湖,這是倒映鄉(xiāng)愁的靈江湖。
靈江湖是美好的,后田鋪人是美好的。
●點評
魚兒在水中游,青蛙在草叢中叫,這是很多人回憶中的湖,也是游子們心心念念的鄉(xiāng)愁。加上原生態(tài)的物質(zhì)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怎能不讓人流連?所謂“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清塘美河”不僅是生態(tài)的需求,也是很多人心思的需求。
新美
廣告公司:http://teknodr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