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阜新市
墻體廣告制作 又紅又大的油桃一個挨一個、一個擠一個,把枝都壓彎了,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zhèn)哈桃村大棚里的豐盈現象,讓前來采摘的人宣布陣陣贊嘆聲。
哈桃村是
阜新市197個貧困村之一。這些年,哈桃村經過大力開展油桃產業(yè),鄉(xiāng)民的日子逐漸興旺起來。
站在村支書齊林的雙膜連體棚里,感受像是進了一個碩大的車間,三輪車和四輪車直接能開進來。這個
阜新市最大的單體大棚,長300米,最寬處115米,占地3.3公頃,種了8500多棵油桃,儼然一個郁郁蔥蔥的植物園。齊林介紹:“這種大棚保溫作用好,土地利用率高,能節(jié)約2/3的土地資源。”
齊林從
營口聘來的技術員趙忠和正在地里忙活。他說:“
阜新的土壤、光照非常合適油桃成長,油桃也比較好辦理,鄉(xiāng)民學一段時間就能把握了?!?br /> 熱情的齊林給記者摘了一顆紅彤彤的油桃,這種油桃比記者曾經吃過的都要甜,見記者疑問不解,齊林說出了兩大隱秘:一是
阜新晝夜溫差大,油桃糖分足;二是這是新品種“油28”,口感比傳統(tǒng)品種更甜一些。
哈桃村挑選油桃,是鄉(xiāng)民屢敗屢戰(zhàn)、堅韌不拔精力的寫照。曩昔鄉(xiāng)民種香瓜,結果失利了。專家分析的結果是,哈桃村的土質不合適。后來鄉(xiāng)民又先后種過茄子、西紅柿、豆角等,可是一家種相同,形不成規(guī)劃,鄉(xiāng)民忙活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2010年,齊林在
營口第一次觸摸油桃,并在自家地里試種了兩個大棚,第二年產量雖然不多,可是
報價挺好,一個棚凈賺1.5萬元。進入盛果期今后,一個棚能收入3萬元。
在齊林的帶動下,鄉(xiāng)民也開端種油桃。如今,全村已開展油桃20公頃。棵棵油桃樹變成當之無愧的“綠色銀行”,收益是曩昔種玉米的幾十倍。鄉(xiāng)民白春明說:“油桃在咱們眼里就是
仙桃??!”一些貧困戶也靠種油桃致了富。貧困戶齊占田供兩個孩子上學,家境艱難。如今他和愛人都在齊林的大棚里打工,賺錢之余,還和趙忠和學了不少手工,打算將來也建個大棚。
也許是偶然,哈桃村這個姓名就與桃有緣。去年,哈桃村開端搞采摘,舊日阻塞的村莊熱鬧了起來。鄉(xiāng)民們夢想著有一天這里會變成家喻戶曉的“
仙桃村”。
新美
廣告公司:
http://teknodr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