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墻體廣告 4月中旬的一天早晨,一場大雨過后,空氣中透著清涼。鼎湖區(qū)鳳凰鎮(zhèn)良田村白水寨92歲老人林金火得知有客來訪,早早起床,從自家菜地摘回青菜,80 多歲的老伴在廚房忙著炒茶。簡直同一時間,山下九龍湖畔新鳳村委會竹壩村92歲的邱丁老人也吃罷早餐,拄著竹拐杖溜到達村頭小廣場,邊觀賞湖邊美景,邊享 受地上小喇叭播放的音樂。而96歲的鄒庚嬌阿婆起床后坐在1歲多的玄孫旁,看著孩子擺弄玩具……全鎮(zhèn)46位9旬老人像往常一樣寧靜地開端新一天。
有著“自然大氧吧”佳譽的鼎湖山,空氣中負氧離子均勻濃度達5萬個/立方厘米。而鼎湖區(qū)獨一的山區(qū)鎮(zhèn)——鳳凰鎮(zhèn),正是坐落在鼎湖山的東北面。近日, 一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讓這座山區(qū)小鎮(zhèn)變得不那么尋常:總?cè)丝?1724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達296人,其中90歲以上人口達46人,占該鎮(zhèn)總?cè)丝诒嚷史謩e達 2.52%和0.39%。而被譽為世界五大短命鄉(xiāng)之首的
廣西巴馬,上述兩項人口比率分別為1.6%和0.17%。以“80歲”作為分水嶺,鳳凰鎮(zhèn)已遠超 “占比1.4%以上”的國度短命鄉(xiāng)評判規(guī)范,作為“短命之鎮(zhèn)”當之無愧。
在鎮(zhèn)委書記謝漢豪看來,鳳凰鎮(zhèn)人短命的緣由并不復(fù)雜:日益提升的經(jīng)濟條件、得天獨厚的良好生態(tài)、尊老愛幼的憨厚民風(fēng)滋養(yǎng)著一代代鳳凰兒女繁衍生息。生活儉樸悲觀9旬翁耳聰目明可登山
4月14日,記者驅(qū)車沿著九龍湖畔一路往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繞了30多個彎后,來到了鳳凰鎮(zhèn)良田村白水寨。海拔400多米的小山村躲藏在層巒疊嶂之中,山間云霧旋繞,空氣清爽,嬌艷的櫻花開在枝頭,勤勞的蜜蜂飛來飛去,嗡嗡作響。
“你別看山路峻峭,在鳳凰這中央,八九十歲的老人登山快過年輕人一點也不奇異?!蓖械男馒P村干部張南星說。
不遠處一列三間的客家土屋里,住著92歲老人林金火與63歲的兒子林土金夫婦。老人個頭不高,身穿藍色上衣,外加一件黑色夾襖,腳上衣著一雙拖鞋。 由于兩年前摔了一跤,林金火受傷后有些失聰,但他雙目炯然有神,皮膚潤滑,皺紋、斑點都尋不見,只要斑白的雙鬢透顯露歲月的痕跡。
“你不叫他起床呀,他能夠不斷睡下去,睡醒了就起床揭鍋蓋找吃的。”林土金笑著引見,老小孩老小孩,父親還真越活越像小孩子,從前早睡早起,如今一天能夠睡足20個小時。
不挑食,有啥吃啥,心情酣暢是老人的好習(xí)氣。山間村民飲食簡單,蔬菜也自種,喝的更是純自然的山泉水。林金火也不例外,胃口極佳,生死水平進步了,魚、肉、糯米“吃嘛嘛香”,這點令林土金也嘖嘖稱奇:“50年前他的牙齒就全掉光了,也從沒鑲過牙,就那樣也能吃得很快?!?br /> 說起“老小孩”,田心村藍湖自然村91歲的獨居老人張木水也“不甘落后”。鎖起亮堂整潔的三層小洋樓不住,他硬要住在旁邊粗陋的小土屋中。屋中兩把太師椅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潤滑油亮,灶堂里的柴火還透著火星。
張木水性情悲觀,他邊抽著煙,邊用客家話問候記者:“吃過午飯了嗎?”他還自豪地說:“我如今還能看清你記的筆記呢!”身體硬朗的他,多年來都單獨寓居在山中。
“新房子住不習(xí)氣,煤氣、熱水器爺爺不會運用,而且對舊房子有感情,就不想搬走了?!睂O女張帶娣解釋,她與父親都在鎮(zhèn)上工作,僅周末回去,爺爺?shù)娜?常生活如做飯、洗澡、洗衣都本人“搞定”。她還通知記者,隨著家中經(jīng)濟條件好起來,爺爺還特別喜歡吃牛肉,每周父親上山若不帶上,他就會問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