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 醫(yī)護人員經常勸病人要多休息,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身患疾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卻是工作,將病痛一拖再拖,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著“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誓言。
3月15日,在
內蒙古中
醫(yī)院,一位年輕的醫(yī)護人員,穿梭于各個病房間,并伴隨著一陣陣劇烈的咳嗽聲,大家都知道,這是腫瘤科的護士長王春艷。
“她生病已經好長時間了,每次大家,勸她休息,她總說‘再等等吧,科里這么忙,估計吃點兒藥就好了’?!辈稍L中,同科室的一位護士告訴記者,在
醫(yī)院工作,加班加點、帶病上崗是常有的事兒,因為,患者隨時有可能發(fā)生意外。記者了解到,早在大年初一,王春艷的病情就已經開始加重,咳嗽、發(fā)燒、呼吸時胸痛,檢查結果發(fā)現是大葉性肺炎,醫(yī)生建議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可她放心不下科里的工作。腫瘤科的特點是“三多一高”,即高齡病人多、危重病人多、臨終病人多,護理技術要求高。再加上該科是新組建的科室,作為護士長的她肩上的擔子就更重了。情急之下,王春艷想到一個主意:在本院辦住院手續(xù),自己給自己輸液,又不耽誤科里的工作。然而,一旦進入工作狀態(tài),她總是忘了自己也是一名病患。尤其是每天早晨,王春艷忙碌得像個陀螺,7時30分進行床頭交接,查看患者身上的管路,觀察患者病情變化;8時檢查核對毒麻
藥品的使用情況;上午腫瘤患者開始治療后,每隔10分鐘還要巡視一次化療藥物的使用情況,避免發(fā)生皮膚壞死……
很快,一個多月過去了,王春艷的病情卻始終不見好轉,在領導和同事的極力勸說下,她答應大家休息一段時間,好好養(yǎng)病??煞挪幌鹿ぷ鞯乃琅f每天準時出現在
醫(yī)院里。
王春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腫瘤患者所承受的生理疼痛以及精神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其他科室的患者經過治療后會慢慢痊愈出院,而腫瘤科的很多患者,在受盡病痛折磨后卻慢慢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也正因為如此,才需要腫瘤科的護士們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照料他們。
“帶病堅持工作,雖不算什么大事,但卻能彰顯出我們醫(yī)務人員的高尚品質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該科主任耿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