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墻體廣告 當陌生人突然聯(lián)系你,表示其手上有大項目要跟你合作時,請?zhí)岣呔?,對方有可能是騙子。
昨日,記者從金山派出所獲悉,轄區(qū)近日發(fā)生2起冒充生意伙伴的詐騙案件,詐騙金額均在10萬元以上。警方提醒,接到此類電話和類似業(yè)務,一定要慎重甄別。
海西晨報訊(記者陳小斌 通訊員林小娜)
【案例1】
冒充科長騙走10萬
3月14日下午,市民曾先生的
手機響起,來電者自稱是某軍區(qū)采購部的“科長”,并表示其手上有一個工程要做。曾先生提出要去現(xiàn)場看下,“科長”并沒有答應。第二天9時,“科長
福建寧德墻體廣告”再次聯(lián)系曾先生稱,下午三四點可以看現(xiàn)場。隨后,曾先生就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現(xiàn)場。
隨后,“科長”又來電告訴曾先生,省軍區(qū)要來檢查,急需60張高低床,讓曾先生先幫忙采購,并將供貨商的聯(lián)系方式給了曾先生。曾先生剛好與“科長”所說的該軍區(qū)后勤部有合作,并未提防。隨后,曾先生就讓工作人員與“供貨商”聯(lián)系,對方表示有貨,“但要預付50%貨款”,曾先生立即轉賬7萬多元。
曾先生剛買完,“科長”又來電說還要配床墊,“供貨商”稱還需再次轉賬4萬多元,曾先生又照辦。當晚7時許,前往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稱根本沒見到人。此時,“科長”和“供貨商”的電話也都打不通了,曾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案例2】
“校長”來電騙走16萬
除了冒充軍區(qū)領導來行騙外,還有冒充學校校長來行騙的,市民康先生就是受害者。
3月16日,康先生一朋友的電話響起,對方自稱是某校“校長”,問康先生的朋友有沒有在做工程,朋友就將“校長”介紹給了康先生。
拿到朋友發(fā)來的電話號碼后,康先生遂與“校長”聯(lián)系,“校長”表示學校有個造價2000萬元的工程要做。一番商談后,雙方敲定建立了合作關系。
過了一會兒,“校長”主動聯(lián)系了康先生,讓康先生先幫忙購買一批消毒水,康先生就向“校長”提供的指定賬戶轉賬10萬元?!靶iL”并未就此罷休,而是跟康先生提出需再買一些,康
福建寧德墻體廣告先生就再向其提供的銀行賬戶匯入6萬多元。當“校長”第三次提出還要再買時,康先生覺得受騙了。
隨后,這名“校長”就聯(lián)系不上了,康先生因此被騙16萬多元。目前,這兩起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提醒】
大額匯款要當心
記者了解到,這幾天金山派出所轄區(qū)共發(fā)生2起這類冒充生意伙伴的詐騙案件。這類案件手段新穎,是傳統(tǒng)電話詐騙模式升級版。嫌疑人隨意撥打受害人電話,有針對性地聊天,使受害者誤以
福建寧德墻體廣告為是生意伙伴,隨后向受害人借錢或要求墊付“貨款”達到詐騙目的。
金山派出所提醒,接到此類電話和類似業(yè)務,一定要慎重甄別,涉及大額匯款一定要見合同和當事人,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