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多天就是臘八,舊時在萊陽等地方,從過臘八到大年初三不準婦女回娘家。”,在第二期煙臺歷史文化講堂上,煙臺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原主席呂偉達講述了老煙臺的節(jié)日習俗。煙臺歷史文化講堂由煙臺市博物館舉辦?!?br />
呂偉達說,還有十多天就要過臘八節(jié)了,煙臺舊俗臘八揭開了過大年的序幕,一般在這一天開始打掃庭院,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準備過大年。膠東萊陽某些地方,從過臘八到大年初三不準婦女回娘家。
臘月二十三為民間祭灶日,民間稱之過小年。煙臺舊時,一般請灶神張老爺將像貼在鍋灶之上,兩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字樣,橫批“一家之主”。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湯,然后,燒香叩頭,把舊灶馬揭下燒掉,這樣就象征灶王爺上天了。
煙臺在小年這天蒸年糕,又稱“年年糕”。之后便殺豬宰羊,開始忙年了。一般是臘月二十四蒸餑餑,二十五六殺豬羊,二十七蒸包子,二十八蒸蓮子,二十九包餃子,三十守歲忙。
到了除夕夜,舊時煙臺人一般掛字畫,貼春聯(lián)、年畫、窗花、祭天,請神,祭祀等。除了大門,房門貼春聯(lián)外,還有在糧倉上,水缸上,豬圈上都能貼喜聯(lián)。最為普遍便是雞畫、魚畫、娃娃畫等。窗花一般為紅色,內容也很豐富。包水餃、吃水餃是除夕最重要內容。喝了辭歲酒后,一般包三種水餃。一是葷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驗歲,就是包上紅棗、錢、花生米。
舊時煙臺有守歲習俗,除夕晚上,全家團聚,一般三世、四世或五世同堂,飲酒敘談,終夕不眠,叫做守歲。舊時都通宵達旦,建國以后,守歲都是象征性的。一般看完電視節(jié)目,都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