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手繪墻體廣告 一說到書法,老是離不開紙??墒撬囆g(shù)家周林的書法,都是在瓷板上創(chuàng)造的。一塊1.6米×0.8米的瓷板,他能用小楷寫滿5000多字的《金剛 經(jīng)》。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周林之前是一個銀行干部,2003年才一頭鉆進瓷板書法,經(jīng)過十年苦心研究,他被很多圈內(nèi)人士稱為今世瓷板楷書第一人、經(jīng)文藝 術(shù)大師。
10月15日開幕的我國(杭州)工藝美術(shù)精品飽覽會上,周林將帶著自個的瓷板書法著作《金剛經(jīng)》《道德經(jīng)》和《茶經(jīng)》從江西南昌來到杭州,展現(xiàn)他的匠心之作。
在瓷板上書寫經(jīng)文之前,周林老是習(xí)慣點一炷香,換上一身衣服,關(guān)掉手機,焚香更衣以后,才開端拿起毛筆寫字,“寫經(jīng)文,心要很靜,懷著一顆忠誠的心。”
周林1960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從小喜愛書法,不過他并沒有就此走上書法作業(yè)的路途。20歲那年,周林進入南昌金融系統(tǒng)作業(yè),為了能有更寬余的時刻練字,他自動提出從南昌市區(qū)調(diào)到市郊作業(yè),作業(yè)之余的悉數(shù)時刻都用來操練書法。
2003年,周林的父親因中風(fēng)住院,他站在父親的病房里,望著烏黑的夜空,心里俄然有了一種念頭——人生短暫,為啥不去尋求自個真正酷愛的東西呢?所以他下定決心,辭掉銀行信用卡部分主管的職務(wù),專注研習(xí)書法。
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證券經(jīng)紀人思特里克蘭德在中年時俄然放棄一切,跑到南太平洋的一個島上繪畫。43歲的周林和他相同,一個人跑到景德鎮(zhèn),開端研究瓷板書法。
瓷板書法在其時仍是一個空白,周林說:“他人越是不會的,我越想去做,除了睡覺,我所有的時刻都投入在上面?!睆?003年到2010年,他一向堅持著“三不準則”,不宣揚、不參展、不拍賣,為的即是讓自個沉下心來,打破書法技藝。
在瓷板上寫字,和在宣紙上寫有大相徑庭。周林用的筆是兔毛筆,十分柔軟,而瓷板滑溜堅固,不吃墨,所以書寫時對手段要求很高,有必要氣凝于神,力透筆尖,像是用毛筆在瓷板上“篆刻”。長年累月,他的手指結(jié)出了厚厚的繭。
周林的瓷板書法創(chuàng)造以經(jīng)文為主,一幅《金剛經(jīng)》,1.6米×0.8米的瓷板,他在上面能夠?qū)憹M5000多個字。在瓷板上寫字,有必要一氣呵成,筆 墨的色澤和線條保持一致。所以周林一寫即是十幾個小時,寫完一幅著作,傷筋動骨,他的脖子和腰終年都貼著膏藥。一個人,一提筆即是十幾個小時,這份孤單的 作業(yè),情愿投入在上面的人少之又少。周林卻不以為意,“我喜愛這個東西,我是對比笨的人,上天派我來是讓我寫書法的,我啥都能夠不要。”
瓷板書法的燒制也是一個技術(shù)活,有時甚至需求一點命運?;馉t里的變壓、火力和瓷板擺放的方位,都直接影響著著作的成型。而且有些著作是四條屏, 燒壞了其間任何一屏,別的三塊也就作廢了。比方這次周林預(yù)備參展的著作,《金剛經(jīng)》和《道德經(jīng)》就在燒制的過程中損壞了,他只能從頭再做一件。
十年下來,周林寫了兩百多部《金剛經(jīng)》,一百多部《道德經(jīng)》,能夠說是現(xiàn)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本屆我國(杭州)工藝美術(shù)精品飽覽會上,除了 《金剛經(jīng)》和《道德經(jīng)》,周林還帶來了一件新作《茶經(jīng)》,1.45米×0.55米的瓷板,四條屏,總共6000多字。這是周林首次在瓷板上寫《茶經(jīng)》, 他專門從臺灣找了一本字帖,花了兩個月的時刻才書寫完結(jié)。(都市快報)